蛋雕成语: 蛋壳上如履薄冰 刀尖下游刃有余

2024-08-27 10:00:29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晚报

蛋雕成语: 蛋壳上如履薄冰 刀尖下游刃有余

本报记者王丹丹文/影

小小蛋壳浓缩成语故事

“这是我最近创作的成语系列蛋雕作品。”8月24日,在郑青山的蛋雕工作室,他指着展示架上摆放的一排排蛋雕作品,向记者介绍。蛋壳上呈现出的各种造型,栩栩如生,让人不由得惊讶作者的心灵手巧。

郑青山从架子上拿出一个作品,在约长4厘米宽3厘米的弧形蛋表面,“胡服骑射”四个字用细如发丝的红色线条展示,下面雕刻着一个骑着战马的将士。他说:“在小小的蛋壳上浓缩一个成语故事,最难的是怎么用简单的画面展现出成语故事的主题。”

“你看,就拿胡服骑射来说,不仅需要呈现出人物威风凛凛的形象,战马也需要昂首挺胸、四蹄飞扬,给人一种将士在战场上厮杀的紧张感和必定战胜的坚定感。”在郑青山看来,想要在方寸间体现故事主题,必须刻画细节、突出情节。

为啥会想到在鸡蛋壳上进行创作?郑青山告诉记者,“小时候,我家是开孵鸡坊的,自打记事儿起就和鸡蛋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在鸡蛋上涂颜料、画图案。2002年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决定重拾蛋雕梦。”

雕刻什么好呢?郑青山左思右想。刚好那段时间正在研读《水浒传》,就决定将书中108位好汉雕刻在蛋壳上。他购置刻刀,拿起家里的鸡蛋,开始构思、绘图、雕刻,花了半个月,打碎了几十个鸡蛋,终于雕成处女作。

初次成功,极大地激发了郑青山的创作欲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多年浸润,匠心如初,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技艺还不够精湛,题材也需要再向本地文化拓展。

“毕竟我们是成语之都嘛,创作邯郸成语典故系列蛋雕作品,也为邯郸文旅尽一份自己的力量。”郑青山对记者说,邯郸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其蛋雕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当前,郑青山已经创作出完璧归赵、黄粱美梦、胡服骑射等邯郸成语典故系列蛋雕作品24个。

画面设计灵感源于“小人书”

《黄粱一梦》仿佛身临其境、《负荆请罪》中的表情栩栩如生、《完璧归赵》中的动作活灵活现……记者在欣赏郑青山的作品时就好像在读“小人书”一般。

“小的时候很是喜欢看‘小人书’,所以这个系列作品的画风也有点相似。”郑青山回忆道,那时候,几乎每家的孩子,都会“霸占”几本“小人书”,闲暇时间看得津津有味,乐趣十足。

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妙计连连的诸葛亮、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风云传奇人物,跃然纸上。那些或是惊奇,或是凄美,或是令人热血的故事,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映在郑青山的脑海。他说:“那时候兴致来了,还会照着学故事里的人物动作,或是描摹上面鲜活的形象。”

“我想让大家看到我的作品,就像是欣赏一场戏。看过不仅能够了解故事,更能让人领会到故事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比单看文字要精彩得多。”为了让成语典故中的人物表情传神,每一次构图之前,郑青山都会先了解故事细节,理解人物性格。

有勇有谋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威风凛凛的赵武灵王……在郑青山的作品中,画面里的人物,温婉或静美,忠勇或智慧,每种性格都被一支笔勾勒出来。

“简单勾勒、色彩鲜明、情节突出,这样的画风很容易就可以让大家在欣赏蛋雕作品的同时,又沉浸在成语典故的魅力中。”在郑青山看来,蛋雕艺术和成语文化既要“高大上”传承,又要“接地气”地传播。

一支笔、一把刻刀、一枚蛋壳,郑青山用最熟悉不过的“老三样”,让一枚枚蛋壳拥有了无限的可能,让一个个成语典故在方寸之间鲜活起来。

毫厘之间蕴含高超技艺

在郑青山的蛋雕工作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蛋雕作品。鸡蛋大小形状不一,蛋壳的颜色也有深有浅。

“蛋雕看起来容易,其实步步惊心,要在厚度仅有0.3毫米的鸡蛋壳上刻图作画,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一不留意就会粉身碎骨。”提起蛋雕,郑青山滔滔不绝地打开话匣子。

据郑青山讲述,蛋雕功夫在手上、活儿在眼上,用的是“巧劲”,拿捏的是“分寸”,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劲用小了雕刻不成,下手重了就会前功尽弃,这种感觉说不出来,只能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刻的多了自然会找出“门道”来。

“刚开始进行蛋雕,拿起鸡蛋就操作,时间久了,才慢慢摸索出,蛋雕创作跟鸡蛋壳的外观和颜色都有关系。”郑青山谈起蛋雕初期的经历时,苦笑起来,“家人一看见我拿鸡蛋回来就头疼。”

后来,郑青山摸索出挑选鸡蛋的诀窍,眼睛一扫,就能挑中自己想要的。郑青山随手拿起几个鸡蛋向记者展示,选蛋壳的时候要注意它的颜色、形状、薄厚、表面的光洁度、颜色的深浅、纹路的粗细等等。他说:“蛋壳为椭圆形,厚一些的才适合做蛋雕。”

蛋雕的雕刻手法包括阴雕、阳雕、透雕等十余种,需要雕刻者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一个复杂的蛋雕作品,甚至要长达数月、上万次的打磨才能诞生,“稍有不慎,蛋壳就会破碎,心血也随之白费。”

“昨天我看到一档文物类的电视节目,又萌生出设计‘一言九鼎’的想法,‘鼎’要设计得大大的。”说着,郑青山便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用铅笔在蛋壳上勾勒线条,心中憧憬着下一个可视可感的成语故事。

随着刻刀上下翻飞,郑青山手中的蛋壳,在成语故事的加持下,渐渐有了生动的模样。他希望更多的人在接触到这项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能认识邯郸成语文化、了解邯郸成语文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