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开国大典的安徽人(上)
转自:新安晚报
王稼祥夫妇
梁从学(右二)和战友摄于金寨麻埠镇。这里也是刘铭传病亡地。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根据当年《人民日报》公布的45个界别和名单,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共662人。当年10月1日他们在天安门目睹了开国大典盛况。
笔者依照排列顺序,逐一检索查找籍贯,发现其中有安徽籍33人:泾县王稼祥、巢县(今巢湖市)李克农、六安朱蕴山、合肥余心清、桐城章伯钧、庐江周新民、太湖刘王立明(女)、桐城(今枞阳)李相符、和县罗子为、安庆叶笃义、休宁孙起孟、青阳陈维稷(候)、宣城梅达君、合肥何世琨、萧县张云川、歙县方与严、泾县吴茂荪、桐城叶丁易、建德(今东至)周叔弢、六安梁从学、合肥孙仲德、凤台(今淮南市)廖运周、六安黄岩、合肥龚普生(女)、合肥龚澎(女)、怀宁杨石先、六安(今金寨)陈绍禹(王明)、桐城孙荪荃(女)、太湖赵朴初、萧县李明扬、泗县陈荫南、巢县(今巢湖市)张治中、桐城汪世铭。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位。
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
王稼祥(1906.8.15-1974.1.25),泾县桃花潭厚岸村人,1924年春就读芜湖圣雅阁中学,翌年冬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历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七届中央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十届中央委员等。
1972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王稼祥“是有功的人,他是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夫人朱仲丽,是培养了向警予、杨开慧、蔡畅、丁玲等众多名媛的长沙周南女校校长朱剑凡之女,延安时期曾是毛泽东保健医生。
情报战线首脑李克农
李克农(1899.9.15-1962.2.9),巢县(今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人,生于芜湖。15岁就读圣雅阁中学。1926年由阿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特科”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战爆发后,历任八路军和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后主持中共中央社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上将军衔。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李克农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的李克农、胡底、钱壮飞,两为安徽人,一为安徽女婿。开国大典后外交部组建,李克农为常务副部长,但很快主管中央情报工作。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上将。
实业家收藏家周叔弢
周叔弢(1891-1984),建德(今东至)人。中国北方民族工商业代表人物。曾任唐山和天津华新纱厂经理、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1936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愤然离职。解放战争时期,赞同中共和平建国、召开新政协的主张。1954年率先将所经营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委,组建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后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叔弢是著名古籍收藏家、文物鉴藏家,毕生致力于“还珠合浦”。藏书极丰,皆以刻版好、纸张好、题跋好、收藏印章好和装潢好而蜚声天下。1950年将家祠“孝友堂”收藏的380箱60000余册书籍捐赠给南开大学,其中包括明刻本《南藏》等。1954年,他又把精心收藏的中外文图书3500余册捐献给南开大学图书馆。这些书成为了南开大学师生学习研究中重要而珍贵的资源。更多的书捐给北图、津图和故宫博物院。
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
杨石先(1897.1.8-1985.2.19),怀宁人,生于杭州。中国现代化学家、教育家。1910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八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高等科,赴美入康奈尔大学农科学习,翌年改习化学。1922年取得应用化学学士学位,进入研究院。1923年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南开大学。1929年得校方资助赴美深造,在耶鲁大学任研究员。两年后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回国,继续执教南开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筹组西南联合大学,他被推为理学院化学系主任。1943年担任西南联大教务长。1945年赴美考察教育,在印第安纳大学做访问教授兼研究员,被推选为美国化学荣誉学会会员。1947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南开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杨石先为恢复高考“开题”。1977年8月邓小平出席科学与教育工作会谈会。杨石先首先发言,提到原国家科委大楼被占用,“一个国家没有科委、没有科学,这怎么成?”引起共鸣。谈到高考,他说有人强烈呼吁改进招生办法,再也不能忽视新生质量了;有人说当前教育界最重要的问题是恢复高考,应“自愿报名、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邓小平立刻回答:“我觉得要采纳你话里的四分之三,领导批准四个字可以拿掉,考上大学是咱们百姓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全场鼓掌。邓小平又问:“今年就恢复高考怎么样?”教育主官刘西尧立马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同年,高考恢复。
从剿匪前线赴会的梁从学
梁从学(1903-1973年),六安晏公庙人。1929年5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入党,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任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二师师长、第七十四师师长,坚持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游击纵队纵队长、第四支队第十四团团长、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第二师第四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二师参谋长兼淮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战争中历任华东野战军伤员归队处处长、江淮军区副司令员、皖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司令员,后调任江苏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当选皖北区各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副主席,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红军时期,梁从学身负重伤被战友草草掩埋,旋即被采药大娘救起精心疗伤。他对大别山有刻骨铭心的感情。1949年8月鄂豫皖边区剿匪指挥部成立,东线司令员梁从学接到出席第一届政协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的通知后,赶往北平。会后又复归大别山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