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荣获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
近日,4辆满载医用产品的集装箱运输车辆,在胶州海关监管下从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起运,经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最终驶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此次行程计划用时7天,全程采用TIR运输模式。至此,继“中俄快线”之后,青岛成功开通第二条TIR运输路径——中吉乌,为青岛及东部沿海地区货物进入中亚市场开辟了新通道。这是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持续发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推动开放能级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截至今年上半年,青岛TIR跨境运输发运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二,占全国三成。
赵波 青岛报道 通讯员 崔宁
全国TIR跨境运输
三成来自青岛
国际道路运输是除航运、铁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不断推动运输服务市场规模扩大,经济主体对国际道路运输的需求正从“走得了、运得出”,向“走得安全、走得便利”转变。
2023年9月,青岛开通山东首条TIR(国际公路运输)国际道路运输“中俄快线”。经过近一年的培育,青岛TIR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建设迅速起势,发运线路覆盖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俄罗斯主要城市以及白俄罗斯。迄今,青岛西海岸利达物流有限公司、青岛兴元顺达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青岛远博物流有限公司等3家承运企业已常态化开行“中俄快线”累计超过120车次,发运规模居全国首位,累计出口贸易额6700余万元。
从发运总量看,今年上半年,青岛TIR跨境运输发运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二,占全国三成。
全程不倒装不卸货
大大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据悉,青岛诚发伟业物流有限公司此次通过中吉乌通道运输的货物为易碎医疗用品。因订单需求较为急迫,为避免二次装卸产生货损,委托方指定使用TIR运输方式,并与运输企业共同设计了装载加固方案。
目前,青岛TIR运输出口的货物品类涵盖了电子设备、汽车配件、机械设备、食品、水果、百货、医药品等。“水果对运输温度与时效要求极高,传统运输方式很难保持新鲜。而TIR运输模式可以直达当地商家门口,全程冷链保鲜,更加适合生鲜货物的出口需求。”传化上合(青岛)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招商运营总监梁天潇介绍。
相较海运、铁运和空运,TIR公路运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以青岛至俄罗斯方向为例:从时间上看,TIR运输时长约7天,而中欧班列至少需要20天,海运通常情况下最快也要1个多月,TIR分别比中欧班列和海运节省2/3和4/5的时间;从运输成本上看,TIR约为空运价格的1/6。
传统运输方式很难实现“门到门”跨多国运输,每次出入关都要经历申报查验、吊装换车等程序。相比传统公路运输,TIR运输实现了“门到门”“点对点”精准运输,全程不换车、不倒装、一车到门的方式,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货损风险。同时,企业无需缴纳过境关税担保金,既减少货物在口岸滞留时间,也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青岛再荣获国家级称号
记者从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青岛新增国际道路运输资质备案企业17家,全市备案企业总数达到30家,居全省首位。在一批“头雁”企业的带动下,一些道路运输企业纷纷申请开拓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全市TIR持证人资质企业数量由2023年时的2家,增至今年的8家,一举跃升至全国首位。今年8月,青岛顺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顺利完成《TIR公约》车辆检测设备调试,具备受理TIR车辆检测条件,成为全国第八家、省内第一家TIR车辆检测机构。
“以中俄快线单车发运量为例,基本上一辆车装载货物21吨。单从货量看,TIR在青岛物流运输体系中占比不大。但作为‘第四物流通道’,国际道路运输可以为跨境电商货物往来提供更方便灵活的物流方案,提升了青岛跨境物流综合承载能力,将为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和贸易往来提供新的动力。”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TIR国际公路运输将与航空、中欧班列等实现有效互补和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对青岛延伸“班列+TIR”服务链条、打造多位一体运输格局、畅通国际陆路物流大通道、做强枢纽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