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理念为投资提供了参照指标,正成为价值投资中重要的评估维度

2024-09-27 10:13:43 - 华夏时报

ESG理念为投资提供了参照指标,正成为价值投资中重要的评估维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北京报道

在当今资本市场,ESG投资逐渐成为热门话题。随着三大交易所相关指引的实施,中国正式迈入ESG信息强制披露时代。

9月26日,2024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大会在京举行。在会上的“ESG投资的中国实践及发展应对”圆桌对话环节,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ESG理念对绿色金融实践和发展的指引作用,ESG指标在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方面的重要性,以及ESG投资与传统投资在理念、策略和执行上的差异等内容做出了分享。

据悉,本次大会以“聚焦可持续发展实践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为主题,由华夏时报社主办,信公股份协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提供技术支持,WindESG与天眼查提供数据支持。

ESG在衡量企业投资价值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今年4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下称“《指引》”),列出了涉及环境、社会及治理三大方面的21个议题,指明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

飞知咨询COO张子欣在会上表示,《指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正式迈入了ESG信息强制披露时代,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正在逐步认同,甚至主动寻求将ESG的各项指标作为价值投资中非常重要的评估维度。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也强调,今年是ESG具有标志性的一年。央企下属上市公司的强制性ESG披露以及众多非上市公司的积极参与,充分表明ESG投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市场之中。ESG的三个维度——环境(E)、社会责任(S)、公司治理(G)正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如环境方面的设备改造、脱碳减排、新材料研发等与科技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公司治理环节则需思考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ESG理念的重要意义在于打通行业壁垒,为投资提供可参照的指标,使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和转型标的时有相对的参照。”陈雳表示。

财达证券研究所所长马燕则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阐述了ESG的重要作用。她认为,ESG能有效地帮助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在其中,环境保护无疑是核心指标。在国家强有力的监管大背景下,任何环保事件对于企业而言都可能产生致命的影响,如同高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次,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形象有着较大的影响,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而公司治理对企业长期经营则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投资者对这一方面的认识也是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渐深化的。

中信保诚人寿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吴彪则将视角聚焦于保险业ESG投资的现状。他详细介绍道,2023年末,保险行业在ESG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2298亿,为社会提供了高达709万亿的保险保障,充分展示了保险业在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险资金规模约30万亿,其中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的余额超1.67万亿,在绿色债券投资方面也超过了5000亿,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保险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大力推动ESG投资的决心和行动。

“保险业开展ESG投资,有三方面的原因。”吴彪进一步分析,首先是使命要求,ESG理念高度契合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引领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二是现实需要,一方面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其投资理念与ESG投资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另一方面,监管合规要求也促使保险业积极践行ESG理念,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这也是保险业的重要机遇。2023年8月中央发布加快绿色转型指导意见,对全社会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保险行业可发挥耐心资本优势,把握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需求。

ESG投资面临难点

在ESG投资的实践过程中,方正证券研究所ESG首席分析师郑豪深入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难点。

郑豪指出,就基础层面而言,监管虽已跟上,但碳排放涉及产业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由于成本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能暂时不具备完善的应对能力,这就需要市场给予一定的包容和时间,容忍其逐步成长。而在投资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研究ESG的人员对产业的了解程度往往不及行业研究员,然而行业研究员对ESG的理解又不够深入,这就使得打通行业研究与ESG研究之间的墙成为ESG投资在中国真正得以践行的关键所在。

在实操层面,郑豪指出在解读上市公司ESG报告信息时,有三个要点需要重点关注。

其一,是可比性问题。生态环境部将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纳入碳排放市场规范,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这三个行业的生产工艺相对单一确定,使得碳排放数据在多数情况下具有可比性。然而,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路径(如多晶硅的改良西门子法和流化床法)会导致碳排放水平大相径庭,进而在投资端对成本和价格产生微观影响,最终影响企业在终端环节的竞争力。此外,很多非单一品种生产企业(如既有水泥生产又有房地产板块的企业)在披露碳排放水平时往往只给出一个大数,与单一水泥生产企业简单横向比较时,显然不具备可比性,这为投资者准确评估企业的ESG表现带来了挑战。

其二,是真实性问题。郑豪明确指出,ESG信息不同于标准化的财务信息体系,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基于财务模型评价企业财务价值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常会经过严格的审计鉴证环节,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但目前多数上市公司的ESG报告却未经鉴证,这就使得ESG报告存在一定的“漂绿”问题,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真实情况的判断。

其三,是完整性问题。郑豪直言,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常常倾向于展现自身美好的一面,而对存在的问题则选择回避。在这种情况下,卖方需要依靠报告以外的信息,如环保局的环境处罚信息、应急管理部的生产安全事件信息等,来深入解读企业的长尾风险,若事件是因内控机制导致,会在财务模型中进行风险调整。

马燕认为,ESG投资与传统投资相比,在理念、策略、执行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如今,一些机构通过对ESG指标进行量化,将其量化权重对财务回报的影响进行数量化核算,体现出了两种投资方式的融合。

“同时,随着国家对ESG报告强制披露及ESG重要性提升,投资者更加重视ESG各项指标对企业的影响,在投资者教育方面的力度也加大,这也促进了两者的融合。”马燕表示,投资者作为资金提供方,对ESG指标的关注促使市场推动ESG投资与传统投资的融合。

责任编辑:麻晓超主编:夏申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