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动的声音④丨“粮田守望者”马均:为大地的丰收丨献给新中国75周年华诞
马均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水稻栽培专家
“秋收基本结束,我们正在对今年的水稻试验示范进行初步总结,确定下一年的工作重点。”9月23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均告诉四川在线记者,这几天他正在和团队忙着整理数据报告,总结经验和问题。
“当看见我们研发的新技术,在农民的田里面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农民既增产又增收,这是我最心动的时刻。”
从事水稻栽培研究37年,马均一直坚守着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他和团队在做好农业科技创新的同时,继续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搞好技术示范推广和服务,“我们不仅要让‘天府粮仓’装满粮,而且还要装优质粮、放心粮。”
马均对作物栽培学的喜欢萌发于初中时期。当时教生物的老师提倡“从做中学”,教他们授粉,讲述神奇的杂交技术。少年好奇心一发不可收拾,促使他后来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农学。
本科毕业后,马均报考研究生时就选择了水稻栽培研究,师从水稻栽培专家孙晓辉教授。在读博的时候,他让人羡慕地成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弟子,却依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作物栽培学上。
马均回忆,“那时候受杂交水稻发展影响,育种是更热门的方向,但周开达院士和孙晓辉老师告诉我,良种良法,我们不能光搞育种,还要搞栽培。现在我们育种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而要挖掘高产优良品种的潜力,还必须要靠栽培。”
由此,马均坚定了作物栽培的研究方向,一路走过来。上世纪90年代末,马均的老师们陆续退休了,整个作物栽培团队就剩他一个人,不仅人才缺失,而且经费也紧张。直到2010年,博士生孙永健毕业留校,马均才结束了10多年的“单身汉”生活。
“搞科学研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当你认准一条路以后,才会一致坚持走下去,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一定会有收获的,哪怕是失败,也会把经验留给后人。”马均说。
从1987年毕业工作这些年来,巴蜀大地的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马均的足迹,尤其是从水稻准备播种到收割的季节,他大部分时间都奔忙在水稻生产第一线。
“作物栽培技术是直接面向生产的,只有把办公室建在农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体现其作用。”马均说:“虽然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会常年在田间地头奔走,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但我认为这是一件苦在身体、甜在心里的事业。”
多年来,马均带领团队先后在四川不同生态区建立水稻科研和示范基地,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建立的眉山市东坡区永丰基地,每年至少要在那里工作3个月以上,解决农业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再到大田的技术问题。“只有把农民教会了,你的技术才会在田里开花结果。”马均说。
在眉山东坡,他们依托基地,连续举办了7届水稻“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竞赛活动,有1000多名涉农专业学生来这里实习实训,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培育种粮大户200多人,培养了不少“土专家”“田秀才”,推动当地全面实现水稻优质化、生产机械化、种植规模化。
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马均先后主持完成的多项研究成果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水稻单产大幅度提升,创造了许多高产典型,显著提高了农民种稻效益;累计推广应用2.8亿亩,新增稻谷115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