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七局:一“探”便知的“CT专家”
由隧洞口往里走,视线所及之处逐渐变得昏暗,长短不一的设备线犹如八爪鱼般牢牢吸附在隧洞岩壁不同的位置上,现场三两个人员有的时而更换下设备的“触角”方向位置,有的则眼睛一瞬不瞬紧盯着设备显示屏幕,一次工程的“CT”检查正在悄然进行着……
水电七局试验分公司物探分部的日常工作便是如此,无须开孔打洞之类的“开刀检查”,通过运用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检测、桩基检测等技术,利用弹性波和电磁波实现对工程建设隐蔽结构与隧道开挖地质风险的无损检测。
“CT”造影,直击“病灶”
“这与医生用CT方式对病患进行检查的手段一般无二。”物探分部负责人王开华解释说,“我们物探人员通过仪器设备对工程建设做好‘CT’检测后形成汇总数据,就相当于拿到了‘CT片子’,从而精准判定问题所在。”
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隐蔽地质灾害是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头号杀手”,每一次超前地质预报都是与潜在风险的一场博弈。
“做物探工作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谨慎再谨慎,细心再细心。”王开华总是不厌其烦的叮嘱团队成员,“精准了解工程施工地质状况,为隧道开挖探明风险隐患,及时做好安全预警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更是职责所在。”
多次成功预报突涌水、断层破碎带……物探分部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严谨的数据分析,用物探仪器设备“望闻问切”,对施工风险提前发现、提前处置,为项目施工筑牢了安全防线。
为桥梁、铁路、公路等工程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质量缺陷,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也是物探专业的关键任务。
“地质雷达衬砌检测、桩基声波检测,是我们最常用的手段。”物探人员母丽程介绍说,“虽然每天要面对的数据成百上千,但丝毫不敢松懈,一个异常的信号或是数据都要反复甄别,判断是由检测目标体缺陷(不密实或空洞)造成的还是受其他因素干扰形成的,然后判断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是否要复检或是现场采取验证措施。”他们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严格把控重重关卡,夯实工程质量基石。
“会看病,更得会治病”
传统锚杆检测需要人工输入数据,建立单根模型,输入各项数值,确定位置后寻找缺陷位置,往往这样一项检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花费大半天时间。
在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同时,针对工程项目锚杆处理数量大、判定结果准确度参差不齐等痛难点问题,物探分部采用卷积神经网路、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深度学习算法,开发出了锚杆无损检测自动识别软件,只需要导入数据,便可判定得出结果,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数据处理效率至少提高了5倍以上。
不断奔走在各大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破难题、搞研究、提技术,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著1项,QC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4篇……一支日益精锐的物探铁军队伍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持续“充电提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探孔间电磁波智能成像仪器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成果,突破了传统的孔间距设计,达到优于40m的收发间距,以高灵敏度的接收线圈和接收机,使仪器一次使用覆盖的探测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极大降低了现场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提高了探测效率,成功申报了四川省转移转化示范项目,并获得四川省科技厅60万资金资助。
“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持续推动物探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大迈步,积极探索,解锁“物探+”新模式,全力打造与前沿技术、其他专业领域的深度融合路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上取得更多新突破。”展望未来,王开华信心十足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