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攸县县委书记李鹏程谈民政改革创新——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近日,记者走进罗霄山下、洣水河畔的湖南攸县,实地探访该县民政改革创新成果。
“民政事最关情,系着民生、连着民心。”攸县县委书记李鹏程说,攸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焦点难点中找准民政改革创新的切入点,把为民解困、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最紧要的工作,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中,奋力展现民政工作新作为,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发挥民政服务群众前沿作用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攸县如何发挥民政服务群众前沿作用,为整体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
李鹏程: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只有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才更亮、成色才更足。攸县在实际工作中检视民生领域的短板,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在完善基本服务基础设施布局、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等方面持续用力。
让利民实事更可感。攸县大力实施“民生可感”工程,统筹推进民生基础设施、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困境儿童“助学工程”等建设,加快推进乡镇(街道)长者食堂(餐厅)建设,整合利用农村闲置民房、旧村部、空置学校等资源,在村民聚集区建设小广场、小书屋和小讲堂等“门前三小”公共活动场所816处,让群众获得更加专业、便捷、暖心的服务。
让惠民保障更贴心。攸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众,扎实做好补助提标和慈善救助工作。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敲门行动”等专项救助服务活动。切实做好乡村移风易俗,扎实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全国殡葬改革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
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
记者:民生无小事,一头连着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攸县如何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李鹏程:群众的事不在大小,关键在办。只有把基层小事当作大事来抓,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才能暖人心、聚民心。
聚焦基层治理。攸县将推进移风易俗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开展宣讲培训、送戏下乡等,树立移风易俗典型,组织开展婚丧嫁娶、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爱心公益等方面的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活动,营造浓厚的尊老爱幼、扶老助残、厚养薄葬社会氛围。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服务优势,发动社会力量关爱“一老一小”等群体,开展村社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抓实养老服务。攸县在县城建设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在乡镇打造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长者之家,在小区建成养老驿站,开展“坐诊医生+家庭医生”多元化医养服务,实现养老服务医、康、养、护全涵盖。探索建立能人主导型、社会资助型、抱团取暖型等互助养老模式,开展暖心助餐、耐心助洁、爱心助浴、知心助医、热心助行等服务。
推进殡葬改革。攸县强化综合施策,立足公益惠民、节地生态,不断健全殡葬服务设施、持续提升殡葬行业服务质量。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签订推动殡葬改革承诺书,树立文明、绿色、生态的殡葬意识。实施殡葬服务降费专项整治,及时开展深化硬化大墓、“活人墓”专项治理行动,基本实现“三沿六区”见山见水不见墓、见林见绿不见坟。将陵园打造成传统孝道文化传播园,把殡葬改革写进村规民约,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推动丧事简办、群众减负。
以改革创新推动县域民政工作发展
记者:县域作为基层的一线指挥部,是民政服务群众的主战场。攸县将如何推动新时代县域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鹏程: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攸县将坚持问题导向、为民取向,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攸县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局性、政策性,不断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民政放到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中整体谋划、一体推进,推动民生事业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民政工作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用“党建+”激活民政为民新动能。
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攸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实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要善于从小切口入手做好民政事,探索数字赋能救助,实施“政府救助+志愿服务+慈善帮扶”一体化“链式服务”,让为民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智慧精准、公平可及,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
坚持需求导向、协同增效的工作思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含金量。攸县要以系统观念推进改革,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开展工作,加快优化民政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民政服务的精准度。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工作方法。攸县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保障能力、要素资源供给等,分期分步、稳妥有序地开展好各项工作。要加强分类指导、完善政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多出叫得响、立得住、群众欢迎的实招,用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来检验改革实效。(本报记者 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