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被昆曲圈粉了!昆剧《林冲》走进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转自:上观新闻
交汇点讯“暗吞声,怨天公;怨天公,恨重重;恨重重,意难平!……”台上,汴京禁军教头林冲一招一式,表达着自己的满腔愤懑;台下,800多名学子目不转睛,跟着林冲的喜怒哀乐。9月26日晚,2024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来到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下称苏昆)带来的昆剧《林冲》在这里成功上演。
演出开始之前的导赏环节,国家三级演员、徐宁扮演者徐昀为同学们示范昆曲表演的舞台动作。8名学生穿上戏服,跟着老师学习兰花指、小碎步,一起念白,模仿得有模有样,惟妙惟肖,在阵阵笑声和掌声中,看似陌生的昆曲文化一下子和大家贴近了。
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明代剧作家李开先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写就了《宝剑记》传奇。其中《夜奔》一折最是脍炙人口,以其唱做俱佳而至今畅演在舞台上。
昆剧《林冲》是苏昆两年前创排的首台武戏大戏,为“振”字辈青年演员量身打造,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完成剧本创作,着重描写了英雄林冲的悲情人生。选取唱念做表的套曲为内容,“夜”与“奔”的意象为全剧意象,以宝剑为引,贯穿全剧,剑即人,以剑之不遇喻林冲之不幸。通过九折,在短短130分钟时间里,成功塑造了林冲心地善良、性格耿直、安分守己、疾恶如仇又优柔寡断的有儿女情和英雄气的复杂多面的悲情英雄形象。
金圣叹曾说,林冲是“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的上上人物。从开场的意气风发,到中途被陷害时的悲愤,再到最终被逼上梁山的无奈,林冲这一路心理过程的变化,在昆剧舞台上,该如何表现?除了演员唱、念、做、打,音乐氛围的烘托可以说至关重要。
“我们的乐队也加上了很多现代乐的表现形式,像一台酣畅淋漓的交响乐,烘托着舞台上的林冲,共同塑造那个充满儿女情和英雄气的悲情人物。”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国家二级演奏员王凯表示。作为乐队的司鼓,在演出时他是乐队中唯一面向舞台的,在乐队和舞台之间架起了桥梁,指挥着整场演出节奏。为此,他表示每次演奏时,他仿佛与台上的林冲浑然一体,内心的愤怒、不甘、懦弱、英雄没落……这些情绪再通过他的鼓和乐队,加以烘托,让复杂多面的悲情英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昆剧《林冲》马不停蹄四处奔演,本周内便要演出五场,所到之处也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800张票一发布就被抢光了,今晚演出前还有很多学生想来加座!”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豪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美学价值,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近年来,该校也致力于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林冲》走进京江学院,不仅让我们的学生认识昆剧,了解昆剧,爱上昆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这也是一堂生动的美育课,同学们一定会好好享受这场艺术盛宴。”
演出现场,同学们纷纷为演员们舞台上的表演所吸引,心情也随着林冲的境遇跌宕起伏,每到精彩之处,叫好、鼓掌之声不断。
“我是第一次看昆曲,直接被圈粉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还泓玥激动地说,昆曲的舞美太精致了,包括头饰和服装配色太吸引人!她自己本身是学设计的,也会做一些国潮产品,古老的昆曲让她直面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部作品,我对昆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欣赏,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了敬意和期待”。
同样第一次看昆曲的周政同学则被舞台上的武戏印象深刻。作为男生,他小时候就喜欢看《水浒传》,在书上和电视剧上都看过林冲,对于他来言,昆剧《林冲》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他让我思考了忠诚、正义与背叛的主题,以及在困境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他觉得林冲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其背后的人性探讨却是永恒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刘海琴钱晶晶宗祺余勤雍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