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驱动、加码未来,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设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也是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
9月27日至30日,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4)以上海黄浦滨江为舞台,再度拉开大幕。
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大会举办地移至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对上海这座城市、对设计这个产业都有特殊的意义。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诞生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14年前,上海在这里与全世界共同畅想“BetterCity,BetterLife”的美好愿景。14年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以“设计”为脉,基于同一空间,展开一场跨越时间的致敬与赓续。这既是对这一城市空间文化肌理的丰富与延展,也是对“城市处处有设计”的生动演绎。
设计驱动,城市发展全面升维
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以设计为引领,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助力城市高效能治理。
比如,以服务设计打造数字化公共交通服务,出行MaaS实现公共交通“一码出行”,公交电子站牌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公共出行服务;以服务设计打造智慧化精细化个性化养老服务,共建设30余家智慧养老院,适老产品库已扩展至9大品类、350余种产品。
在时尚领域,上海已经成为国际时尚品牌优化布局的试水地,逐渐成为全球潮流的首发地,设计创新驱动的“新零售”智慧门店、“快闪店”、网络直播、话题营销等概念和模式不断引领着中国新风尚,一批国民经典品牌焕新,一批新锐品牌快速成长。
大会主展现场
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晓平觉得,机器人如何有效且自然地融入人类生活、创造实用价值,工业设计的作用不可或缺。为了使机器人在工业等级上满足所有功能需求,同时在外观上不但能高度体现功能、还要更柔性拟人,非夕在机器人本体的工业设计上进行了许多创新,自适应机器人Rizon拂晓历经5次大迭代、8次小迭代。自适应机器人拂晓系列的Rizon4和Rizon10,分别在2020年、2022年斩获iF设计大奖和红点奖最高奖项“RedDot:BestoftheBest”。
在建筑设计领域,“先锋经典、新质生长”建筑设计专题展9月27日也在大会主展现场拉开帷幕,展览通过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AI设计工坊、先锋设计四大板块,全面展现建筑设计、数字化AI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文化的魅力。
加码未来,上海智慧点亮世界
在本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开幕式上,有一个细节:当主持人宣布大会评选出的第三届“前沿设计创新奖”之“未来创新奖”颁给《昆虫之城InsectCity》作者吕姝敏时,小小年纪的她上台领奖,引发全场关注。
来自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小学四年级、今年10岁的吕姝敏介绍,“昆虫之城”整个景观区域分成“虫影探索区”“虫声聆听区”“攀爬探索区”以及“鸟巢寻觅区”,作品模型将图形编程和景观设施相结合,当蜻蜓跷跷板感应有人经过的时候,它就会开始振动翅膀,发出声音。在鸟巢寻觅区里,以小鸟的视角去观察外面世界,运用铁丝来模拟缠绕在鸟巢上的树枝。
吕姝敏领奖时说:“设计让我感受到了无限可能,不仅是形式的创造,还是感情的传递。我还将编程与景观相结合,在跨界融合中我有了更多新视角、新体验、新发现,我喜欢大自然,所以我将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和昆虫融入了我的作品。”
“昆虫之城”作品
两年前的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前沿设计创新奖”之“杰出贡献奖”得主唐•诺曼(DonNorman)在拿到100万元奖金后,把这笔奖金和卖掉公司的钱一起用于成立了唐•诺曼设计奖,以此奖励欠发达地区的年轻设计师。在上海诞生的“前沿设计创新奖”,像一把满载希望的种子,被播撒至世界不同角落。
今年大会,这样的种子仍在被努力播撒,不仅把奖项颁给了“未来”,还将第一次邀请“娃娃”登台演讲,策划推出青少年创意设计论坛,让孩子们登台与设计师对话,充分贯彻体现“设计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主张。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表示,锚定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目标,上海将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设计高水平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到2025年,基本建成设计产业繁荣、品牌卓越、生态活跃、氛围浓厚的“设计之都”。
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正成为一个超级设计场景和想象力实验室。在这里,创意要素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创造成果竞相迸发……一座闪耀的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正在全球版图上巍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