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拉孜堆谐传承人再到上海
转自:上观新闻
时隔一年,国家级非遗拉孜堆谐的传承人们再次组团走进上海。9月26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讴歌对口援藏30周年的“申”情大爱,“礼赞|雅江情滨江意·沪藏文化交流”专场演出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北堂举行,活动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拉孜县人民政府、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拉孜小组联合主办。同日,依托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沪藏两地专家学者以“对口支援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展开理论研讨。
近年来,上海援藏干部人才把沪藏一家亲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进一步擦亮上海援藏工作“雅布”党建工作品牌,进一步推动援藏工作在30年积累沉淀中更好创新发展。同时,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援藏项目安排中更加重视沪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浸润,按照“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常态化”的要求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五个认同”,铸牢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昨天午后,拉孜县艺术团“90后”演员格桑卓玛走上舞台,为即将到来的专场演出进行带妆彩排。只见她头戴华丽的巴珠(缀满珠玉的藏族头饰),身穿明艳的邦典(藏族色条围裙),唱着轻快欢乐的藏歌,和团队一起献上开场舞《袖舞踏乡》。舞台之下,一双眼睛紧盯彩排进程,李贇峰是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委、副县长,同时也是这场演出的总策划。
在沪藏两地文艺工作者同心聚力下,整台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堆谐《飞弦踏春》《妙音踏舞》均获奖无数、名声在外,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拉孜县艺术团团长扎西旺拉既是整场演出的总导演,也是这两个节目的编导。据了解,《飞弦踏春》在保留堆谐原有素材的同时,对音乐和舞蹈表现方式进行创新,使堆谐从随性的个人舞蹈变为供大众欣赏的舞台艺术;《妙音踏舞》则是一部结合现代舞蹈步伐新创作的作品,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充满时代的活力与朝气。“‘非遗’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有所作为。只有有了创新和创造,文化才会有发展,才会永远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扎西旺拉说。
拉孜堆谐,是拉孜县的一张文化名片。这种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传统舞蹈,能够根植于民间,融于生活,依靠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拉孜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表演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拉孜,通过老一辈艺人的口传心授,年轻一代不断学习和传承堆谐的舞蹈动作、音乐旋律和演唱技巧,但作为国家级非遗,它在大市场、大平台的知名度还不够响,其传承发展依然有许多不利因素。
在上海援藏支持下,当地政府提出多项政策鼓励年轻人加入,利用农闲时学习和排练堆谐曲目,推动堆谐传承。格桑卓玛就是其中之一,她是拉孜堆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拉巴最小的女儿,皮吉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父亲临终前,郑重地把堆谐托付给她:“一定要把堆谐传下去,即使有一天你不在了,舞蹈还在。”她下定决心,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把拉孜堆谐保护好。此外,扎西旺拉也感慨:“上海对我们的支持太大了,2022年,拉孜堆谐歌曲录音棚已投入使用。2023年,借助进上海表演的东风,我们的装备进行了‘适应性’的更新:年轻演员的舞鞋换了新的,身上的衣服面料加入了纤维,轻便许多,过去由山羊皮制作,出门演出热胀冷缩后变形变声,现在用了蛇皮,能保证原汁原味地呈现。”
拉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次仁扎西表示,在上海援藏资金、资源、理念的助力下,拉孜将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让一个个非遗项目“活”起来,更“火”起来,让文化大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助推力。
前不久,拉孜藏刀在上海“火”了一把。第35届上海旅游节上海礼物设计大赛新品发布会上,拉孜藏刀惊艳亮相。作为西藏老字号,拉孜藏刀距今1000多年历史,其要经过冶炼、模具翻铸、敲抠打形、刻花镶嵌等几十道工序手工打造。刀刃以精钢反复锻制,极为锋利;刀把以牛角或硬木为主制作;刀鞘多錾刻精美纹饰、镶嵌名贵珠宝。去年,在上海援藏支持下,“拉孜藏刀锻制技艺”数字藏品在Chinajoy发布,这是“数字援藏”的一次全新探索。
栏目主编:陈抒怡文字编辑:陈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