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上海银行业绩承压,易方达事件待澄清
来源:财中社
2023年以来,借助银行板块逆势上涨的东风,上海银行(601229)持续大幅上涨。从2023年初至2024年8月28日(上海银行半年报公布日期),上海银行股价累计上涨近47%,位列同期A股上市城商行中涨幅第一。
不过近期,随着半年报的公布,上海银行业绩承压,净息差、营收下滑,资产质量也暴露出一些隐患。而且还多次遭受监管部门的巨额罚款,合规问题缠身,更被举报涉嫌与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公司隐瞒其投资的境外重大亏损。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2.47亿元,同比下滑0.43%,2022年以来营收持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69亿元,同比增长1.04%。
《财中社》发现,营收的下滑还不是关键的问题,主要是营收的质量不高。净息差的不断下滑导致上海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明显下滑,更多是依靠短期“炒债”的投资收益推高了非息收入。而且为了维持净利润正增长,在资产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上海银行通过减少计提来美化利润。
上半年上海银行的净息差仅为1.19%,在所有A股上市银行中位列倒数第二,同比下降21bp,这导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10.78%,表明上海银行在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上能力较弱。在非息收入方面,上海银行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更是同比大幅下滑了23.54%。支撑营收主要依靠投资收益,上半年其投资净收益达79.65亿元,同比大增291.40%。上海银行中报指出,“主要是把握市场利率波段,加快金融资产流转”,导致投资收益增加。
虽然投资收益也是利润,但相比于息差业务和手续费及佣金业务的银行传统业务,其波动性更大,很难具有持续性。而且这也脱离了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有点“不务正业”了。
在营收负增长的情况下,上海银行减少了计提,从而增厚利润以维持业绩的正增长。上半年其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计提42.96亿元,同比减少8.94亿元,降幅17.23%。
减少计提是因为上海银行的资产质量改善了吗?恐怕未必。上半年上海银行不良率为1.21%,与2023年末持平。具体来看,其对公贷款的不良率得到控制,从上年末的1.45%下降到1.40%;但其零售端的不良率仍在攀升,从上年末的0.89%上升到1.11%,不论是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还是信用卡的不良率都在明显上升。在居民收入下降、整体消费待提升的背景下,零售端的不良出清可能还为时尚早。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前的几年,上海银行在零售业务转型发力,个人消费贷从2016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751亿元,一度登顶城商行消费贷规模首位。过快的扩张一度带来荣光,但也种下了苦果,之后整个零售端市场不景气,到2024年上半年,上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已经萎缩至1036亿元,更要命的是零售端的不良率在不断攀升。
除了业绩承压的问题,上海银行2024年以来的一系列合规问题也引发市场的关注。
《财中社》查询到,4月底,国家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开出一张大额罚单,上海银行被处以罚没款合计达9854.4万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银行所涉及的违法事实包括:因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未按规定报送结售汇统计数据;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使用未经授权的通讯工具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以及未按规定保存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记录。
这说明,上海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存在不少合规性问题。
9月25日,一封《是谁把易方达香港带入火坑的?》的举报信引爆网络,文章指控该基金公司疑似协助上海银行隐瞒其投资的境外重大亏损。
举报信指出,该基金公司以摊余成本计算为名目及以做假账的方式调节基金份额净值进行专户估值,隐藏了上海银行2021-2023年投资于两只公募基金的重大亏损,而上海银行亦同时以调节的假账专户报表入账,因此上海银行实则虚增了其2021-2023年年度的净利润10亿元人民币以上。对于上述指控,该基金公司官网发布《声明》直指举报内容“不实及恶意”。
目前为止,上海银行尚未对此作出公开回应。
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上海银行近期的股价明显承压,自半年报公布之后,截至9月19日,其股价下跌近12%。9月26日,受举报信事件的影响,上海银行股价早盘一度下跌愈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newsroom@caizhongshe.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