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2023-10-08 08:44:13 - 知识分子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既来知 

●          ●           ●

1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含糖饮料(SSBs)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近日,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DariushMozaffarian团队通过全球饮食数据库,调查了1990年至2018年间185个国家成年人的SSB摄入量,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农村/城市居住地进行了亚层次划分。2018年,全球SSB平均摄入量为2.7(一份8盎司,约248克)份/周(南亚0.7至拉丁美洲/加勒比7.8)。相比较而言,男性比女性、年轻人比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以及城市成年人比农村成年人的SSB摄入量更高。1990年至2018年间,SSB摄入量增加了0.37份/周,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增幅最大。相关结果于10月3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1269-8

2

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长期以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负担。为抗击HBV传播,我国政府制定了多种有效措施,例如1992年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新生儿常规免疫计划,2002年开始为新生儿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兴栋团队通过分析3740份研究报告,梳理了我国1973年至2021年的HBV慢性感染流行态势。该研究共涉及到2.31亿人。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清阳性率从1973-1984年的9.0%下降到2021年的3.0%(约4330万人)。5岁以下儿童的HBsAg血清阳性率下降最为明显,60岁以上老人的HBsAg血清阳性率略有上升。从地域角度分析,2021年,华北地区人口HBsAg血清阳性率最低,不到1.5%,台湾和香港地区人口HBsAg血清阳性率最高,超6.0%。5岁以下儿童、5-18岁青少年、18-59岁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人的HBsAg血清阳性率分别为0.3%、1.0%、4.7%和5.6%。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36/gutjnl-2023-330691

3

近30年间,中国城市污染场地数量剧增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过去三十年,我国一直是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城镇区域的扩大和重构,越来越多的污染企业被关停、合并或搬迁。但这些企业给土地造成的污染并不是短时间内能消除的。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孙然好团队开发出一种机器学习模型,可通过公共数据分析城市的污染场地分布。运用2005年的公共调查数据,该模型能从83498个污染企业中鉴定出43679个污染场地,包括油井、矿山、棉纺皮革企业等。这些污染场地多集中于华东经济发达省份(如江苏、浙江等)、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和核心城区。此外,1990年至2018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污染场地数量也增涨了325%!这些增加的污染场地多是废弃的工厂,仍处于生产中的污染场地则不断减少。相关成果于10月3日发表在iScience杂志。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8124

4

洪水引发的死亡风险竟能持续两个月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气候变化,降雨不均,洪涝灾害频现。10月4日,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院ShanshanLi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BMJ)撰文分析了洪水爆发和人群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该研究使用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研究机构的数据库,涉及35个国家或地区的761个社区的健康数据。研究人员对4760万例全因死亡、1110万例心血管死亡和490万例呼吸道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洪水引起的死亡风险升高会持续60天(心血管死亡为50天)。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呼吸系统死亡率的累积相对风险分别为1.021、1.026和1.049。洪水与死亡率的相关性在低收入国家和人类发展指数低或老年人比例高的人口中更为强烈。高达0.10%的全因死亡、0.18%的心血管死亡和0.41%的呼吸道死亡归因于洪水。

►文章链接:http://dx.doi.org/10.1136/bmj-2023-075081

5

狂吃不止,可能是肠道缺了这种细菌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变大,过度饮食障碍(ODs)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倍受关注的健康问题。狂吃一顿成为很多人释放压力的方法。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熊伟团队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的角度揭示了OD小鼠和神经性贪食症(BN)患者过量摄入可口食物的原因。该团队通过节食和应激刺激建立了小鼠OD模型,并发现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上述变化使小鼠肠道迷走神经末梢抑制被解除,导致链接迷走神经、孤束核和丘脑室旁核的肠-脑轴过度激活,引发暴饮暴食行为。该团队还发现,给OD小鼠移植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或通过膳食补充关键代谢产物犬尿酸(Kynurenicacid,KYNA)可以恢复肠-脑通路的活性,从而缓解OD症状。相关成果于10月3日发表在《细胞·代谢》(CellMetabolism)杂志。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3.09.005

6

治疗小耳畸形的新曙光

全球哪里人最爱含糖饮料? | 一周科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