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众人之智,成众人之事——记第二十五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青年论坛

2024-10-08 12:00: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2024年9月27日—30日,吕沁暖、陶泽成、严杨迪、王名语、周嘉祎有幸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了在韩国济州岛举办的第二十五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TripartiteEnvironmentMinistersMeeting,TEMM)青年论坛(YouthForum)。当他们回忆过去,一次次斟字酌句地修改发言稿、一遍遍精心细致地排练PPT、一句句相互加油打气的鼓励,太多的记忆犹在眼前。而他们所倾注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与自信风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笃行生态环境事业的行列中来。

行前准备,初到济州共筑梦

——宾夕法尼亚大学吕沁暖

从七月代表选拔结束到九月底正式参会,我们一直在为论坛做着各项准备。尽管大家身处五湖四海,存在时差挑战与学业压力,但仍然通过多次的线上会议进行交流,厘清了各自的职责与分享要点,并且达成了共识:塑料循环经济的转型亟需广泛公众参与。而我们作为青年代表,各自积累的实践经验正是连接公众与行动的重要桥梁,能够生动展现青年在推动环保行动中的积极力量。我们一致决定将“青年如何引领社区行动,共减塑料污染”作为分享的开篇议题,并让每位代表分享个人亲历故事,以实例为引,激发共鸣。

9月27日,我们踏上了前往韩国济州岛的旅程。抵达这座美丽的海岛后,那宜人的海景宛如一剂温柔的慰藉,暂时拂去了我们旅途的劳顿。傍晚时分,导引活动如期举行,这是我们首次与来自日韩两国的青年代表见面。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但共同的环保议题就像一个纽带,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破冰游戏中,我们分享着各自的兴趣与爱好,友谊的种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萌芽。晚餐时刻,韩国主办方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济州岛特色美食,我们一边品味佳肴,一边彼此间亲密交流。随着第一天的活动落幕,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正式论坛充满了期待。尽管接下来的日程紧凑而繁忙,但我们已蓄势待发,准备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通过与各国青年代表的交流,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青年力量不可忽视,因为青年充满热情和责任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青年论坛,携手共创循环未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陶泽成

本次青年论坛的主题是“加速塑料循环经济转型:青年的变革行动”。与往届一样,各国代表们首先利用上午的时间进行15分钟的PPT展示。

作为第一支展示队伍,我们中国青年代表从三个层面分享了在减少塑料使用、推动循环经济方面的行动与思考。首先,在青年个人层面,我和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王名语分别分享了针对校园快递包装过量与回收困局的创新解决方案以及举办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时的低碳举措。随后,以海南省为例,海南大学的周嘉祎展示了青年群体在当地社区宣传“禁塑令”的深入实践。最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深耕多年的严杨迪介绍了她在农村地区赋能妇女儿童参与倡导塑料回收和社区治理的案例,强调了青年组织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的积极作用,赢得了提问环节的“最高点击率”。

韩国青年代表从公共部门的宏观视角出发,介绍了韩国推动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的政策举措,再指出塑料制品生产过剩、回收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他们认为,政府需要为企业提供更多针对性支持,并在公众间推广减塑知识教育,尤其是青年在政策制定中应当发挥更主动积极的作用。日本青年代表则针对环境议题中公众知识欠缺和参与不足的现状,提出了新颖可行的方案。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两个案例:一是将环境教育融入研学旅行,让中小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是使用“绿色积分”系统,激励公众减少使用塑料,并鼓励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在提问环节,我们也交流了这些举措推广到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可能性。

28日下午,三国青年代表被随机编入三个小组,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在简单的破冰环节之后,我们先是在彩色纸上列出各自国家实现循环经济转型的难点痛点,再与其他国家的青年代表交流,识别出三国在这一议题下的共性与个性,然后提炼出本小组认为东北亚地区在循环经济领域的进一步着力点。例如,对消费者和产业界的激励措施尚且不足、塑料废弃物相关法规执行不到位、用于回收塑料以及研发替代材料的技术和信息不够充分等。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向不同利益相关方提出政策倡议,包括为企业提供循环经济技术支持和专项研发补贴、在法规标准中严格界定回收类别和回收方式、给予青年们参与高层讨论和政策制定的机会等。

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青年人独有的朝气和活力,每个小组的展示也都赢得了其他小组的赞扬肯定。我们不但活跃了思维、开拓了视野,而且体验了跨国磋商、求同存异的挑战与乐趣。或许这些思考都不够成熟、系统,但我们相信:青年是最好的变革动力,现在是最好的转型时机。三国的通力合作,必定能够创造一个塑料废弃物大大减少的循环未来。

经验分享和意见交换的过程,也鼓舞我将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作为终生的事业。

成果汇报,青年声音动人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名语

9月29日上午,三国的青年代表齐聚济州国际会议中心。在大会上,我与吕沁暖代表中日韩三国青年共同汇报了本次青年论坛的成果。在拿起同声传译,聆听来自我们青年的声音被翻译成三国语言时,作为青年人行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达到了顶峰。我们的每一个声音都能够被听见,我们的每一次行动都算数。在成果汇报后,三国部长进行了点评,当听到日本环境省大臣伊藤信太郎先生说来自我们青年的声音非常发人深省、会认真考虑将我们的建议纳入实际工作中时,我们顿时感到青年论坛两天的成果得到了最好的实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更是肯定了我们青年的作为将影响塑料循环经济转型的速度与力度,并鼓励我们以青年行动带动全社会共同努力。

今年,我们接过这个接力棒,以明年主办国青年代表身份与日韩两国青年代表共同思考、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而后向中日韩环境部长汇报中日韩三国青年的努力成果。整个行程中,我感受到中日韩青年论坛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得三国青年得以互鉴并有所为,其中的美好情谊也让后续三国青年的发展合作有更多未知的美好可能。

实地体验,互学互鉴启新知

——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中心严杨迪

29日下午,是本次青年论坛三次精彩的实践环节,我们分别前往和顺郡的高潭巴尔森林体验了一场生态之旅、与公益活动“拯救济州海洋”发起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以及探访了“绿色盒子”塑料再生创意坊。

在高潭巴尔森林生态步道的攀爬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那些由玄武岩塑造并覆盖的土地,以及矗立其上的汉拿山,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些弱小的小树通过岩石顽强生长,最终变成带刺的灌木丛,作为保护机制;而藤蔓则攀附其上,形成遮荫,使一些树木接受到的阳光减少。当一棵树死去,它留下的空地成为了短树生存的有利环境,而死去的树则滋养了新生。这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命力量,让我们深感震撼。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与公益活动“拯救济州海洋”发起人进行的深入交流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塑料废弃物对海洋生物的巨大威胁。通过面对面交流,以及去往海滩塑料宣传车的实地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海洋塑料垃圾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而在“绿色盒子”的探访中,我们被那些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时尚单品的创意深深吸引。这些时尚单品不仅美观实用,还传递了一种环保的理念,让我们看到了塑料循环利用的无限可能。

这三次实地实践,不仅让我们对环保理念如何落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三国青年在环保领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特别是在“拯救济州海洋”这个公益活动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跨国合作在环保事业中的重要性。

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我会继续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情谊不绝,共谱环保新篇章

——海南大学周嘉祎

能够获得本次参会交流学习的机会,我深感荣幸与激动,相聚虽然短暂却凝聚了深厚的友谊。在会议结束之际,大家都自发早起为要提前离开的代表送行,并承诺未来继续为环保事业携手努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我们,虽然文化背景各异,但共同的目标和愿景让我们紧紧相连。本次论坛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和环保意识提升之旅。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还为推动全球环境保护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相信这段经历会成为我们各自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地球家园。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