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我国外贸维持韧性,明年出口仍有支撑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维持韧性表现,按美元计价,前10个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达5.1%、进口累计同比增长达1.7%。
从贸易伙伴看,新兴市场需求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今年前10个月,东盟和拉丁美洲成为我国出口维持韧性的关键,发达经济体中欧盟的需求略弱,我国对美国出口表现相对平稳。
具体而言,发达经济体中,今年1~10月,我国对美、欧、日的出口分别录得同比增速2%、1.3%、-4.8%。其中,经济韧性下的补库需求,叠加阶段性的“出口预支”现象,支撑我国对美出口表现相对平稳;我国对欧出口则主要受制于欧盟经济景气度而表现相对略弱。新兴市场中,今年1~10月,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新兴市场的补库需求以及中国企业出海等,我国对东盟、拉丁美洲的出口分别录得同比增速7.7%、12%,成为我国同期出口整体维持韧性的关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背景下,新兴市场需求占中国出口的份额持续攀升。
从贸易商品看,部分产业呈结构性亮点。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家电、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产业链等相关商品出口表现亮眼。具体来看:
一是受全球需求旺盛和我国船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今年以来我国船舶出口呈现高景气。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9月,我国船舶完工量、新接量、手持量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8.2%、51.9%和44.3%。具体到船舶出口额,在2023年全年同比增长28%的情况下,今年前10个月船舶出口额仍实现累计同比增速约71.5%。二是汽车产业链出口继续维持亮眼表现。2023年,我国汽车(包括底盘)和汽车零配件出口实现较高增速。在高基数影响下,汽车产业链出口继续维持亮眼表现。今年前10个月汽车(包括底盘)和汽车零配件出口额仍分别实现了18.5%和4.8%的同比增长。三是半导体产业周期回暖叠加低基数,我国今年1~10月集成电路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18.8%。海外补库需求支撑家电的出口额同比同样实现高增,今年前10个月同比增速达到12.9%。
进一步归因,今年机电产品高增或由新兴市场驱动,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均实现高增。选取美国、欧盟、越南、巴西、俄罗斯为例,按HS分类标准对中国与其的出口贸易商品进行拆分,可以看到:(1)中国对美国、欧盟出口的机电产品(HS16类,下同)均录得不同程度的同比跌幅,而对越南、巴西的机电产品出口则实现超20%的同比高增;(2)同期,我国对欧美的杂项制品(HS20类,下同)出口也为同比下跌,主要包括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等商品;(3)或是由于产业竞争力的明显提升,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均实现高增。
从量价维度看,数量增长仍是主要贡献。今年以来,出口数量对于出口整体表现的拉动日趋明显。出口价格仍是拖累,但趋势上并没有进一步恶化。2024年1~10月,基于海关总署公布的重点商品出口数量数据和我们测算的重点商品出口单价,大部分出口商品数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船舶、汽车(包括底盘)、家电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集成电路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0.9%。但仅船舶、汽车(包括底盘)等少部分商品实现单价同比增长,其余大部分商品的单价同比仍是负增长。
进口表现也相对平稳。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中,铁矿砂和铜矿砂的进口呈现“量价齐升”,带动进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5.2%和8.9%;煤及褐煤的进口量实现同比增长,但进口金额仍是同比下跌;天然气的进口量录得同比13.6%的增速,但价格形成拖累;原油的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3.5%和2.5%。其他进口商品中,在全球半导体周期回暖的带动下,我国国内相关产品进口也保持较高景气度,今年前10个月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进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和57%。
展望明年,我国出口贸易量有望维持韧性。根据最新一期《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WTO预计全球贸易量或随着欧洲贸易的修复而实现约3%的同比增长。份额方面,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下行幅度有限。2021年以来,该读数基本稳定在14%以上,今年上半年实现小幅增长至14.3%。因此,我们对于2025年我国出口量实现增长持偏积极的态度。一方面,全球贸易量继续修复,且3%的同比增速为近年较高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出海建厂、拓展新兴市场等,同样有助于支撑我国出口在全球的份额保持相对稳定。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