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巴音渝韵,重庆市地方音乐微课现场展示与交流研讨会召开
新时代新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重庆地方音乐文化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和传承?
12月7日,在重庆两江新区博雅小学校召开的“传唱巴音渝韵传承红岩精神”重庆市地方音乐微课现场展示与交流研讨活动上,多所学校的师生用音乐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独具重庆特色的音乐故事。
由重庆市特级教师谢晓梅、杨小超工作室编撰的《美生情乐中学小学音乐课堂育人实践》也在当日进行成果发布。此书呈现的理论成果和教学设计案例,给出了推动重庆市美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聚焦音乐课堂育人实践,培根铸魂
“《美生情乐中学小学音乐课堂育人实践》这本书的出版,对重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促进高素质、专业化音乐教师队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重庆市小学音乐教研员胡苹这样表示。
据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名师杨晓超介绍,2021年9月,重庆市特级教师谢晓梅、杨小超工作室成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命名的10个首批重庆市特级教师工作室之一。工作室要如何定位?经过研究,工作室决定以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建设为研究主题,着力聚焦音乐课堂育人实践。
据介绍,《美生情乐中学小学音乐课堂育人实践》这本书,分为理论成果、教育故事和教学设计三大板块。
“理论成果”重点介绍了谢晓梅专家的“五维三步”音乐教学实践策略,以及“美生情、乐中学”大思政背景下音乐课堂的育德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教育故事”围绕“美生情、乐中学”理论,讲述工作室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何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传承音乐经典、开展创意实践等方面的教育故事;“教学设计”分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精心选取了歌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音乐基本训练教学、大单元教学等各类型的音乐教学设计,涵盖民歌、戏曲、合唱、律动、舞蹈等丰富的教学内容。
“传承音乐经典,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我们在路上。”重庆两江新区博雅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谢晓梅表示,要利用音乐的不同音色、节奏、旋律,让学生在享受音乐快乐的同时,感知音乐作品的魅力,建立起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向往,养成积极的乐观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把爱国情、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的行为中。
传唱巴音渝韵,重庆地方音乐微课大受称赞
在重庆市地方音乐微课现场展示环节,多所学校的师生用音乐的语言,传承巴渝文化,将文化理解与音乐本质的巧妙融合,讲述了一个个独具重庆特色的音乐故事。
在小学微课展示阶段,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小学校带来的《螃蟹歌》,充满了童趣和重庆方言特色;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带来的《红》,大力弘扬红岩精神。重庆两江新区鸳鸯小学校带来的《满萝谷子满萝歌》,采用方言说唱童谣,使用金钱板伴奏,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体验重庆抬工号子。“走上街,走下街,走到磁器街。”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带来的《走街街》课例,充满浓郁重庆地方特色,展现了山城人逛街时的各种生动场景。
在初中微课展示阶段,重庆巴川量子学校带来的《金桥吹打》和重庆大学城第四中学校带来的《幺妹清晨去砍菜》课例,也都展现出浓郁的重庆地域特色。
多名专家对本次重庆市地方音乐微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吉林省教育学院音乐教研员付裕坤表示,音乐是用来回忆的,唱家乡的歌,能对孩子起到文化浸润的作用,带来乡音乡情的教育,从而唤起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音乐教研员刘晨曦表示,如何引导孩子在发现和研究中学习,今天的音乐课展示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沈阳市教育学院音乐教研员陈运成表示,今天所呈现的微课,不仅是把歌唱了,还把音乐的种子、文化的精神渗透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厚植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重庆市地方音乐微课体现出真实、扎实、朴实的特点。”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音乐教研员汪芳表示,老师们所带来的音乐微课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思考,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特点。老师们的范唱和引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歌词的角度上引导学生建立起对音乐风格的感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