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代表通道”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科教事业与国家富强紧密相连

2023-03-08 10:40:01 - 中国纪检监察报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百米通道上,6名全国人大代表面对面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来自科技战线的代表们讲述了航天、深海探测等科技创新背后的精彩故事。

作为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研究团队成员,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首先接受采访。嫦娥三号突破着陆自主避障技术和月夜生存技术;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软着陆并进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月球和火星探测,我们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进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地效仿别人,更需要把握时代科技发展规律,敢于创新、敢为人先。”孙泽洲语气坚定。

“截至目前,FAST发现脉冲星已经超过740颗,是同一时期所有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向记者们分享了这个最新消息。FAST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面向未来,姜鹏表示将推进先导阵列的规划和建设,扎扎实实地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望远镜性能,以此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

在我国科技探索之路上,除了无垠太空,茫茫深海也是一大方向。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介绍,其团队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2000多米的深海海底成功钻进了231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目前,我们已经在太平洋等大洋,在我国的南海、东海等海域钻出了2000多个‘中国孔’。”

如今科技发展的成果已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针对手机电池过热、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等问题,长期从事半导体芯片调节温度研究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介绍,其科研团队研制的微型半导体温控器件在通电一瞬间,上下表面立刻产生上百度的温差,装上这个器件就像是给半导体芯片装上了空调。“如今,我们已实现宇航级到工业级等一系列微型半导体器件的真正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高端温控器件的垄断。”

“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和国家的富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表示,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高度重视,不仅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富强之路,同时也成就了科学和教育工作者。“我将更加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努力前行,把毕生精力献给国家的科技和教育事业,用更多、更大的科研突破回报祖国。”(本报记者沈东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