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黑马”,逃离糟糕的原生家庭,活成带刺的“玫瑰花”
贾府的四位小姐,有“原应叹息”之隐喻。大观园的姐妹们难逃悲剧命运,相比之下,探春虽身在红楼,命运算是好的。
探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的女儿。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大家称她“三姑娘”。
网上有人提问:原生家庭对人有多大的负面影响?
高赞回答是匿名的,答主说:“每当安静下来与自己独处的时候,内心总是空虚、无助。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归属感,非常的脆弱、敏感、易怒,隐含的潜台词是对自我不满。”
探春出身尴尬,在封建大家庭中,赵姨娘的身份非常卑微,还不如大丫鬟。
更要命的是,赵姨娘那“着三不着两”的样子,在贾府处处讨人嫌。
清代红学家姚燮曾说:“天下之最呆、最恶、最无能、最不懂者无过赵氏。”
探春的亲弟弟贾环在赵姨娘的教育下,心术不正、手段卑劣。曾经用心险恶地推翻蜡灯,想用灯油烫瞎宝玉的眼睛。
巨著中的一个著名桥段:贾政把宝玉打了个皮开肉绽。与心底阴暗的贾环脱不了干系,他的诬告,使贾政怒从心中起,一气之下,想打死宝玉这个“孽障”。
第六十回,探春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这是什么意思,也值的吵一吵,并不成体统”。
从这句话足以看出,探春与赵姨娘、弟弟的三观截然不同。
探春的原生家庭,可谓是千疮百孔。探春远离身边负能量的人,远离满满的戾气、恶毒。凭借个人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金陵十二钗册页中,探春排在迎春、湘云和妙玉的前面,位居第四。
贾府四春中,探春擅长书法。她的生日是三月初三,恰巧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创作纪念日,应该是曹公刻意的安排。
探春牵头发起海棠诗社,宝玉曾说:倒是三妹妹高雅。菊花诗会上,探春作的《簪菊》,仅次于黛玉,可谓是诗书双绝的才女。
曹公褒奖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敢说敢为、敢作敢当。
第46回,好色的贾赦,看中了贾母房中的鸳鸯,想讨来做妾。德高望重的贾母是轻易不发火的,这次,气得直接迁怒于王夫人,责骂“外头孝顺,暗地里盘算我”。
在那个时代,作为儿媳妇的王夫人,自然是有苦说不出,一声不吭,众人也都不敢做声。
这时,探春赔笑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
这番话使贾母明白过来,自嘲“老糊涂了”。探春满满的正义感和担当,使王夫人很感动。
每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模样,与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我们具有学习和选择自己人生的能力。
毕淑敏曾经说过:“对一个女性而言,最有害的东西就是怨恨和内疚,前者让我们把恶毒的能量对准他人,后者则是调转枪口,把这种负面的情绪对准了自身。”
迎春和探春都是庶出,迎春被人称为“二木头”;探春则被人称为“玫瑰花”。
她有勇有谋,在抄检大观园时,给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灭了下人嚣张跋扈的气焰,与迎春的懦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立体的,探春的性格中,既有刚烈,又有柔情。
刘姥姥进大观园,不只是孤身一人,她还带着外孙儿板儿。巨著几次写到板儿:“只是怕人”“见了人多,又不敢吃”。
有这样一个细节,板儿到了探春房里,房间里有鼎有盘,有锤有佛手。
那板儿略熟了些,终于大胆点了,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顽罢,吃不得的。”
细节见人品,探春对板儿的体恤与叮嘱,使我们看到她的善良与柔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傲上而不忍下,恃强而不凌弱。
听过一句话:“看一个人,一定要看他对弱者,有没有同理心,有没有发自内心的那种尊重。”深以为然。
探春精明能干、决断明快,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她临危受命,主持大观园改革,威不可挡,才干可与凤姐比肩。同时,还富有忧患意识,关注着整个家族的命运。
凤姐嘱咐平儿:“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了一层,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驳,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顶,就不好了。”
可见,泼辣能干、能力超群的凤辣子也佩服探春的管家能力,还有几分畏惧。
如王昆仑所说:大观园中唯一具备政治风度的女性是探春,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
探春是《红楼梦》中的黑马,活出了人生的高段位。她刚柔并济、雌雄同体,不诉苦、不抱怨,保持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泥沼中不动声色地积蓄力量。
正如亦舒所说: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人生海海,一个人只有像探春一样,内外兼修,变得足够强大,才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作者彩霞满天来源少读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