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3卷,民间社会》|每日一书

2023-03-08 16:01:41 - 新京报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3卷,民间社会》|每日一书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3卷,民间社会》

作者:杰伊·温特

译者:王本涛等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23年2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罗东

翻开这本书的首页,在纸上铺开的是一张黑衣服照片,其图说介绍此为1914年的一种“遗孀礼服”,除了黑再无其他色彩。在命名为“一战”的那场血腥战争开战之初,伤亡尤其触目惊心,有关士兵死亡(其实有时是以“在战场失踪”的说法传来)的消息不断传到后线,经过破败的街道、村庄、工厂,再进入残缺不全的家庭。悲悼活动也为此紧张而匆忙地进行。这张照片也提醒着人们,战争的展开是多层面的。无论是战前动员还是进行中的前线、后线,抑或战后诸多纪念活动,都是如此。

这本书是《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的第3卷“民间社会”。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战争撕裂了家庭,若是对战争史有些涉猎会了解到,国家(state)通过对成年男性的动员和征用,将传统家庭的秩序彻底打破,性别分工和福利分配被重组,国家成为唯一有效的组织者,家庭名存实亡。而假如将目光投向战争的更多层次,就会发现战争中“家庭”的多样性。书信即是一例,士兵通过和家人的书信往来保卫家庭事务。出生在精英家庭的士兵,和后线的父亲谈起马匹;来自乡村农民家庭的士兵,向留守在家乡土地上的妻子交谈庄稼种植的技术和时间。士兵和家人沟通的内容和情绪,除了家庭生活不同产生的不同,反倒与士兵本人是来自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并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极少有士兵会向家人讲起战场上的血腥残酷之事,仿佛他们只是在完成一项需要出远门的劳动,不久后必会回到家中,叫家人别担心。

如果我们继续把这卷本读下去,在其他收录的篇章又会看到,在战争结束的1918年之后,士兵的这种“不诉说”其实并没有阻挡战争悲剧向家庭蔓延,如被子弹射伤的伤口,模糊残缺,让人不忍直视,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孩子因为“偶然瞥见”而从童年起就继承了悲痛情绪,充满不解,重则遭受心理创伤。这等伤害可能延续两代人甚至更多。再读下去,还会在另一些篇章读到关于伤残的其他故事,如患有心理疾病的士兵也遭受了某些污名。

确实,就像政治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论说的“弱者的武器”,“装疯卖傻”一直是人们在战争年代用来逃避被征用的策略,在“一战”中,自然也不乏这类例子和故事。由此,假如有复员士兵声称因为狂轰滥炸和血腥残忍的场面而患上了心理创伤,可能被质疑。有人确实在使用策略,而有人却的确承受着痛苦,两种情形孰真孰假?最重要的还是战争导致了悲剧这个事实。而这个悲剧在“民间社会”无限蔓延。

惊讶的是,在读的过程中会偶然看到某个令人熟悉的名字,如“埃米尔·涂尔干”,这位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者之一的大学者,在丧子和学生伤亡的重重打击中无法恢复。这些名字,和无数个无名的人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有时,这些熟悉的名字反而会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战争的伤害者无处不在。

整卷本虽收录的是不同作者的不同文章,不过不同文章之间常有一些“索引”,例如在讲述书信和孩子时提醒某章某篇有专门论述,在讲述伤残时提醒在某章某篇论述“弹震症”。这种做法在多个作者的文集中并不常见。可猜测,应是编者和作者在文章完成后另加的补充修改工作。另,末尾附有“文献评论”,为每个篇章的主题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相当于缩减版的“文献综述”了。

《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另有两卷本,分别是“国家”和“全球战争”。

作者/罗东

编辑/李永博张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