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燕国“北进东扩”的历史进程

2024-03-08 06:36:05 - 媒体滚动

转自:辽宁日报

见证燕国“北进东扩”的历史进程

战国夹砂灰陶绳纹鬲,三足为实心,是典型的“燕式鬲”,表明在战国早中期时,鬲演化发展进入晚期,逐渐被锅代替。(辽阳博物馆藏)

见证燕国“北进东扩”的历史进程

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鬲,三足空心,是鬲的繁荣时期。(北票博物馆藏)

见证燕国“北进东扩”的历史进程

鬲的象形文字。左为甲骨文,右为金文。

见证燕国“北进东扩”的历史进程

本报记者郭平文并摄

探新展

辽阳博物馆展出一件珍贵文物,叫“战国夹砂灰陶绳纹鬲”,因其造型独特,又被称为“燕式鬲”,属于鬲的晚期形制,其时间断代为战国中前期。研究发现,这件燕国器物出现在辽阳地区的时间早于“秦开却胡”,反映了燕国在战国中期以前“北进东扩”的历史进程。

1战国中前期,燕国人已经居住在辽东

辽阳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中有一件战国时期的出土文物——“战国夹砂灰陶绳纹鬲”。辽阳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张君弘回忆,这件文物是她入职辽阳博物馆接触到的第一件文物。“这件文物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叫‘燕式鬲’,1986年出土于辽阳战国古墓中。”张君弘说,1986年10月,辽宁省地质勘探工程队在辽阳市城区西约1公里的徐往子村施工时,发现一座古墓。辽阳博物馆得知情况后,派考古专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遗憾的是,墓葬封土已被挖掉,墓室被破坏,仅余北部墓室完整。

考古发现,墓葬为竖穴土坑墓,墓口距地表0.6米,因破坏严重,已不见葬具和人骨。墓坑北端基本未被扰动,出土了鼎、鬲、壶形豆、钵形豆、圈足盘、壶等13件陶器,另在南部扰土中发现1件铜带钩以及大量破碎的滑石片。由于可供对比的考古资料有限,考古工作者没有立即编写考古报告。

时间到了201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卢治萍、省博物馆馆员马卉与邹宝库合作,整理了这批资料,并于2017年发表了《辽宁辽阳市徐往子战国墓》考古报告。

进入新世纪后,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可以对战国时期遗迹的年代做出较准确的判断。通过比对,研究人员确定,徐往子战国墓出土的鼎、豆、壶、盘的器形处于战国中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10年。

研究人员还对比了同期其他地区的燕国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对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进行了分析,最终认为:“墓主人应为具有一定经济能力或地位的燕民。”

《史记》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说的是发生于燕昭王(前311年—前279年在位)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秦开却胡”。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徐往子战国墓的主人生活年代要比“秦开却胡”的年代早若干年。当时的古辽东地区相比于青铜文化繁荣发达的中原地区,属于边僻之地,来到这里的燕民应该被称为“拓荒者”。同时期的考古成果也进一步证明,这里居住着大量的东胡族。这就更加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这位来自燕国的“拓荒者”早在“秦开却胡”之前便已经同当地部族杂居在一起,这一考古成果弥补了史料对燕人与东胡杂居记载方面的不足。

辽宁大学教授华玉冰曾提出,秦开是为燕国巩固失地,并非开疆的观点,而这件“燕式鬲”进一步佐证了此观点。

2“燕式鬲”折射燕国的强国梦想

张君弘说:“辽阳徐往子战国墓共出土了两件陶鬲,这种‘战国夹砂灰陶绳纹鬲’之所以被称为‘燕式鬲’,是因为同样陶器在燕国的遗迹中多有发现,特点明显,很好判断。比如河北省北部和北京一带的战国时期燕文化的中心区,已经出土20余件。但是在东北地区,辽阳徐往子战国墓是唯一出土这种‘燕式鬲’的墓葬。”

辽阳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燕式鬲”口径12.8厘米,高25.2厘米,为夹粗砂灰陶,含有大量云母颗粒。

鬲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实用炊具,其突出特征是拥有一个罐状器身和三个空心的“袋足”。不同的是,辽阳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燕式鬲”三个袋足是实心的,其祖型来源于一种绳纹袋足鬲。它的出现与战国七雄的历史紧密相连。

燕国是西周的封国。西周初年,周武王将北方的燕地封给同宗兄弟召公姬奭(shì),希望他能为新兴的西周镇服北方诸族,守好北大门。此后200余年间,虽然燕国经常受到来自北方古老部族的袭扰,但是当时周王室威名尚在,燕国尚能不辱使命,镇服北方。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由盛转衰,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诸侯并起,许多弱小诸侯先后被其他诸侯兼并。处于北方相对弱小的燕国情况也不容乐观:南有虎视眈眈的齐国和晋国,东临渤海,西面也面临着威胁,这就是说,燕国在南、西两面毫无伸展余地。直到战国七国争霸局面形成时,燕国的君臣才强烈意识到,与其南下与其他六国争霸,不如向地广人稀的东北发展,收复失地。于是“南守国门、北向发展”逐渐成为燕国的基本发展策略。

“燕式鬲”出现在古辽东地区的太子河畔,正是燕国这种发展策略的反映。在当时,有相当数量的燕地居民携家带口进入古辽东地区,既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又为燕国的北向发展建立了社会、经济乃至文化基础。这一策略在燕昭王时达到高峰,他派大将秦开却胡千余里,自西向东设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古辽东地区由此正式纳入燕国的版图当中。

3呈现鬲形演化发展的晚期样貌

张君弘为记者找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鬲”字,这两个字高度象形,突出特征是有三个空心足。

仔细观察辽阳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燕式鬲”,圆筒状器身下面的三只足又尖又短,而且是实心的,已经不再具有甲骨文和金文所描述的主体特征。再从鬲这种炊具发展演化进程看,这一变化反映了鬲发展到了晚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据介绍,陶鬲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陶鬲出现在龙山文化中晚期(约4000年前),其发源地主要是黄土高原的东部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陶鬲的发现范围北至东北的吉林地区,南至长江流域。我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曾有出土。

在陶鬲出现之前,龙山文化早期已经出现釜灶这种炊具,早期的灶多是掘地为坑的火塘或用三脚支座支撑,后来又有了能挡风聚热可移动的真正意义上的灶,同时流行的有三足鼎、三足罐等炊具。有研究认为,人们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更喜欢使用有一定高度的三足器。陶鬲兼具了釜和灶的功能,既能随意搬动,又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还增大了受热面积,而且空心袋足扩大了容量。因此,陶鬲实用性比早期的釜灶好,逐渐取代了釜灶而盛行起来。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运用进化论,曾经建立了中国陶鬲的谱系:从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构成袋足类器→原始鬲→龙山鬲→商周至战国矮脚鬲→杜伯鬲→小屯鬲等,鬲形逐渐降低裆高,直到最后转化为无足器具,接近锅。

研究表明,鬲足在演化的过程中,鬲裆逐渐降低,如果不把鬲放在灶上或在鬲底下挖坑,那么木柴已经很难再给它加热了。所以,已经退化的陶鬲在商周时期虽然依旧盛行,但已离不开灶的配合。另外,鬲足的退化也促使陶鬲的炊煮功能发生转变。鬲裆的高度不再适合直接用木柴加热,鬲只能成为盛储器,或直接放置于灶上当釜来用,或置于炭火上或大容器内的热水中温食。

此外,伴随鬲盛行了3000余年的是古代先民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当时的主食来源除了谷物外,还离不开狩猎、渔猎、采摘,陶鬲盛行时期的“粥”是包含块状或颗粒状物较多的“杂粥”,所以用陶鬲煮粥不需担心搅拌与清洁的问题。当时的食品加工也比较简单粗糙,人们的烹饪技术还很落后,取食工具为骨、蚌、石所制的刀、叉、勺。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耕文明得到巩固,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居民,其饮食文化和“炒”“煎”“炸”等烹饪技术发展起来并快速推广,袋足炊具的实用功能越来越与新的饮食方式相脱节。最终,鬲被锅替代。鬲从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中退出反映了时代进步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辽阳博物馆展出的“燕式鬲”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经历剧烈变化的事实,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