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山西省委会副主委、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琰: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确保“幼有所育”

2024-03-08 14:19:15 - 中国经济新闻网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山西省委会副主委、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琰: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确保“幼有所育”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曹英 ■李晓玉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称,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托育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员培养、服务品质提升等工作稳步推进,托育服务新业态越来越完善,市场规模化发展全面提速。《“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目前,现实状况距离该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有0~3岁婴幼儿的家庭中,76%有入托需求,但现有托位仅能满足6%~7%的需求。

普惠性托育服务与生育意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紧密相关。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是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山西省委会副主委、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琰建议,要多措并举打造灵活多样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辛琰表示,当前,我国托育服务机构主要有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类型,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现状深度分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公办类托育机构占比40.9%,私立托育机构和社区托育机构分别占比23.5%、20.8%,其他托育机构占比14.8%,工作单位托育机构和上门托育服务市场占比较小。不少托育机构处于起步期,以小微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不足,成本难降、生源不稳、抗压能力弱、建立信任难是普遍问题。

对此,辛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科学引导幼儿园转型或撤并。针对招生困难且有意向开展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应积极引导其整体转型为托育机构。为确保平稳过渡,应在转型过渡期内适当延续教育经费和相关政策,提高机构转设的积极性。转型过渡期结束后,应完全按照托育机构的管理要求运行。同时,加强资源统筹,将原用于补贴普惠性幼儿园的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补贴普惠性托育机构,鼓励和支持幼儿园增设托育班,以满足社会对托育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统筹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鉴于2~3岁幼儿与3~6岁幼儿在服务需求、设施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服务对象的延承性和要素资源的复用性,应统一规划配置0~6岁育幼服务公共资源。在幼儿园学位过剩的地区,可先行试点探索托幼一体化建设。重点转型民办普惠园为托幼一体化机构,通过开设“园中园”、举办托班等方式,将业务向3岁以下幼儿拓展。同时,加强托幼一体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顶层设计,优化托育机构和幼儿园的管理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益。

三是强化要素支撑以扩大服务供给。政府应综合考虑建设运营成本、合理利润、政策支持情况和当地消费者承受能力,指导确定托育服务的普惠价格。通过减免租金、建设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对于托幼一体化转型所需的改造费用,可纳入各级政府基建投资予以支持,并将3~6岁生均补助等财政奖补资金延伸至0~3岁。此外,支持高校及职业院校开设婴幼儿照护专业,强化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以扩大托育服务人才供给。

四是大力发展社区小型托育服务。社区小型托育服务因其成本低、收费低、距离近的特点,成为社区嵌入式服务的重要载体。新建居住区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小区则可通过购置、置换、租赁以及旧城改造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机构特别是社区小型托育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同时,积极打造社区小型托育机构龙头企业,探索示范性托育机构与社区托育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社区小型托育连锁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灵活多样的普惠托育服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