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经济账该怎么算

2022-04-08 09:00:00 - 市场资讯

从2月24日至今,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正面冲突已一月有余,俄罗斯方面的“闪电战”计划并未如期落地。虽然目前俄乌双方正在进行多轮和谈,全球紧张氛围仍在持续。俄乌冲突所引起的经济溢出效应,已经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其背后产生的巨额经济代价,或需要世界各国在未来数年内共同偿还。

俄乌冲突引发全球经济战

军事战争是政治场外的极端施压,经济制裁是军事场外的关键阵地。经济制裁通常借助贸易、投资、金融、财政等途径实现,深刻影响战争走势。可以发现,欧洲和美国对于在乌克兰军事争端不会直接插手,但对俄罗斯采取了“史无前例”、“迅速而严厉”的制裁措施,涉及贸易、金融、能源、航运等诸多领域。

这似乎已成为现代战争的“标配”。一战期间,协约国对德国实施经济上的封锁绞杀;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美国联合英国,试图切断日本贸易线使其屈服;1941年美国发动抵制日货行动,禁止美国石油输入日本,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存款。

根据制裁跟踪数据库Castellum数据,从2月21日普京下令向乌东部地区派兵后,截至3月16日,对俄罗斯新增4053项制裁,总制裁数增加至6807项,对此美国前财政部官员彼得·皮亚特茨基评论“这是一场金融核战争,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制裁事件。”据俄罗斯官方报告估测,欧盟的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高达24亿美元。尽管俄罗斯预先已经对可能的各种制裁有所准备,但守住经济战的阵地战并非易事。

俄乌冲突引发资本市场下挫

全球的大主要指数全线下跌。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RTS)振幅达到42.5%,最后收跌超过30%,并从2月25号开始停盘。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全部下跌。欧洲斯托克50、法国CAC40、英国富时100等均有较大幅度的下调。亚洲方面,日本的日经225、香港的恒生指数和我国的A股等均不能幸免。但是到3月24号重新开盘后,俄罗斯守住了,止跌并回升。其他各国的股市也在大幅回升。

根据过往主要国家军事事件后美国股票市场表现的数据来看,资本市场的危机一般在时间发生后的半年或者一年后才能有所改善。如果俄乌冲突继续发酵,全球资本市场在中长期都将持续面临大幅波动的风险。

俄乌冲突重塑大宗商品市场格局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重要的资源出口国和农产品出口国,俄乌冲突直接导致能源、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暴涨。俄乌冲突造成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大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超过2012年的峰值128美元,一度冲到近140美元;英国IPE天然气期货最大涨幅68%。

在国际油价大涨助推下,国内汽柴油价格也一路高歌猛进。数据显示,前三个月汽柴油月均上涨同比均在2100元/吨以上,涨幅高达32-42%。3月17日,我国成品油价格又迎来了一次调整,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创9年来最大涨幅记录,95号汽油平均价格也正式迎来了“9元时代”。

目前俄乌和谈进展缓慢导致市场对于全球能源紧缺导致的危机担忧渐浓。李迅雷认为,由于油价大幅上涨等因素,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将比较确定。至于会否发生经济危机,则更多取决于俄乌冲突的持续时间和最终结局,目前无论是全球贸易还是国际货币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镍品种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演的“史诗级”逼空行情,可谓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场金融历史上的罕见巨幅波动中,“受伤”最深的莫过于镍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部分参与套期保值的生产企业以及交易商将面临巨额保证金追缴要求。当前镍价严重背离基本面,失去了对现货价格的指导意义,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对全球镍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伤害。

俄乌冲突或引发“粮食危机”

乌克兰与俄罗斯都是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玉米、大麦等谷物,大豆、菜籽油等油料作物,钾肥和其他作物添加剂等化学肥料,也是俄乌两国对全球供应的主要农业类大宗商品。一些农产品,特别是小麦的价格持续攀升,领涨整个农产品领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价格在3月8日达到1363.5创历史新高,较冲突前涨超36%。

根据乌克兰农业政策部门的预测,由于俄乌冲突乌克兰全境播种面积可能会减少30%,这将对进口乌克兰农产品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乌克兰还有700万吨的小麦和1200万吨玉米等待交货,这意味着(全球)有2000万吨的谷物,面临供应缺口。

另外,自新冠疫情以来,世界各国对粮食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上俄乌局势的影响,多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导致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更加紧张,如果不能及时稳妥解决,世界粮食供应或将面临长期考验。

通货膨胀将成长期问题

更为可怕的是,全球性通货膨胀或将难以避免。据推算,受俄乌冲突影响,不仅俄罗斯今年的通胀率将飙升至20%以上,亦会带来全球通胀上行的压力。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表示,俄乌冲突可能对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通胀率分别构成三个百分点和两个百分点的提升。由于劳动力短缺、粮食供应紧张以及高能源价格,经济遭受了“稀缺性通货膨胀”的影响。

美联储发布最新的经济前景中将通胀预期则从2.6%上调至4.3%。在英国方面,预计2022年和2023年的平均通胀率将分别为7%和4.4%,高于之前预测的5.3%和2.7%。而且随着经济制裁的继续,多国会对紧缺物品进口来源地进行调整,势必会提升商品价格,导致包括铁路、原油,其他原材料等贸易震荡,造成全球供应链危机。

良性基础确保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乌俄危机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产生一定短期冲击,放缓制造业盈利分化收窄,但对中国股市和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有限。如果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进一步恶化,以俄罗斯为首的东欧或中西亚亲俄国家可能选择进一步融入中国经济圈,将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境外资本流入,部分对冲地缘风险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总体来说,现阶段乌俄危机对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相比地缘政治意义可能要小得多。

作为主粮的小麦和水稻,我国基本上不需要进口。2021年,我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大豆、小麦、玉米、大麦数量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均不足1%,我国自乌克兰进口玉米和大麦数量虽然均占全年总进口量的两成以上,但相当一部分是用作饲料。中国强调要抓实抓细春耕备耕,落实春播面积,要持续加强监测,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业农村部最新的农情调度显示,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的6%,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84.7%,比冬前增加14.2个百分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会同多个部门,共同发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大供应和监督,稳价保供有基础。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纷纷发布观点认为,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中仍会重点关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新兴市场。高盛报告称,目前中国市场超卖,MSCI中国的公允市盈率应该是12.5倍,而不是目前的9.9倍,目前是6年来的最低点。如果在新冠政策调整、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改善、房地产市场更趋稳定、不同政府职能在执行政策上更协调、离岸IPO市场重振这些方面出现进一步趋势,股市反弹可能会更为持续。考虑到金融环境可能趋于宽松,而且估值有所下降,今年中国股市将迎来更加有利的环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