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追逐“大财富”发展:轻资本模式节约资金占用
中新经纬4月8日电(王蕾)财富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大零售转型的重要领域,多家银行在年报中强调推动“大财富”战略。4月7日中新经纬举办的2021年上市银行业绩分析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李健表示,从银行年报表述总体来看,“大财富”是一种轻资本发展模式,可节约资本占用。做好“大财富”须真正以客户为中心,考量客户的长期可持续利益,以综合化全量视角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大财富”是一种轻资本发展模式
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年报报告中表示,建行坚持大财富视角,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升级服务效能,陪伴和帮助更多客户规划财富、增长财富,加大消费快贷、信用卡发展力度,大零售服务和大财富管理成功破局。农行行长张青松也表示,顺应新时代个人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加快完善大财富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基金、保险、理财、家族信托等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强调,着眼于客户资产负债表两端,推动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以轻资本方式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进一步提高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田惠宇行长更是表示2021年是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元年。此外,交行也在构建“大财富-大资管-大投行”一体化经营体系;光大提出聚焦“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战略。
“起初财富管理不过是大零售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在也有银行认为其包括了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务,已经不能简单将其看作大零售的延伸,更多是业务形态的延伸,是从传统存贷款业务转向资产管理型业务,从表内转到表外,可以认为它是一种轻资本转型模式的重要内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讨论中表示。
曾刚认为,近年来,银行净息差收窄、资本监管不断增强,导致银行表内业务回报下降,“大财富”主要是从“大资管”角度来看,以手续费收入为主,代销、管理费用等轻资本收入为主的中间业务收入可有效提高资本回报。“对于上市银行而言,以此赚估值也是有道理的。”
具体来看,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将“大财富”战略限于个人金融业务,中国银行虽未提出“大财富”理念,但将财富金融作为其八大发展领域之一;工商银行在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中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将其范围拓展至对公业务。
其中,建设银行提出围绕“客户主关系银行”定位,构建个人金融新生态,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并强化分层管理,打通“基础客户场景直营—潜力客户私域直营—中高端客户网点专营—私行客户1+1+N服务”链条,统筹分级服务,整合各项产品权益,打通客户自激励进阶路径。数字化经营模式日臻成熟,勾勒“普惠、共享、专业、智慧”的大财富管理蓝图,打造有建行特色的大财富管理体系。
农行将其作为个金“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其中一翼,提出以客户建设为主体,坚定不移推进“大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强化“大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支撑,全面提升个人客户经营能力、业务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
邮储银行也将财富金融作为其四大战略之一,不过不同于中国银行“财富金融”限于个人业务,邮储银行还将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纳入其范畴,推动“代理代销、融资融智、账户结算”三大类公司财富管理产品,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套餐,丰富资本市场类、并购重组类、组合融资类产品,为客户提供多品类保值增值财富管理服务。
光大银行提出,发挥E-SBU“大财富”协同优势,一方面,公司金融业务加快打造“分层、集中、专业化”的营销新模式,积极推进“商行+投行+资管+交易”战略转型,以FPA为转型引擎,做大客户融资总量,推进客户资源、产品资源、服务资源的互通互享。另一方面,强化零售渠道价值,推动财富E-SBU个人客户生态圈建设。此外,在金融市场业务发挥托管平台在大财富管理生态链中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托管撮合业务带动各类托管产品。
招商银行在公司业务方面深化“轻型银行”战略,积极探索自身3.0经营模式转型,构建以“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为核心的3.0模式,在零售业务方面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初心,融合线上线下经营,打造财富开放平台,让财富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由原来聚焦于向高净值客户提供零售服务转变为向私行客户及其背后企业提供更多元的“人家企社”综合服务。在批发金融方面,将同业客户纳入其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生态中,更有效地支持零售、公司业务开展。
“大财富管理收入包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招行在年报中注解。
李健认为,经济发展、财富积累以及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下,银行更需要以综合化的全量视角来提供多元化服务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
“在此背景之下,银行推进大财富管理业务,无论居民端还是对公客户,更多要从全方位、全流程、企业全生命周期经营的逻辑考虑。”李健说。
“这个方向从国外看不是问题,但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的。”曾刚说,资管行业总体而言是围绕资本市场开展的业务,虽然具有海量客户的优势,见长于固收类产品和养老理财领域,但当前银行投资端在投资权益市场方面优势不如公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在标准化资产投资能力和投资者教育方面相对劣势,还须进一步提升能力。
财富管理转型刚刚开始
“更要命的是投资者教育还没完成,这是和公募基金相比最大的缺陷。”曾刚说,对于银行而言,财富管理转型刚刚开始。
“顶多是卖菜的摊子搭起来了,网点多、线上线下客户多的优势和能力是有的,但里面的内容和能力还没体现出来,需要较长时间去培养。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才走了二十,还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曾刚说。
曾刚以近日理财产品破净引发社会热议为例,认为投资者教育是当前银行与理财公司亟须推动的工作。
“从客户视角看,当前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商业银行自身,包括媒体、市场机构等所有市场主体都需要把投资者教育放到一个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的地步。”李健说,资管新规过渡期之后,完全打破刚兑,银行产品销售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和变革,需要改变以往以自身为中心进行产品销售,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为其进行资产配置、投顾服务,真正做到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中小银行探索理财公司有两种模式
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后的第一年,也是银行正式将理财业务剥离出体外,以理财公司主体运作的年份。曾刚表示,未来剥离理财业务同时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将使得理财收入仅限于手续费,银行不再有超额收益,因此对中收的影响将依然持续。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需要明确探索理财公司业务模式。
“这一块路不蹚清楚的话,中小银行的财富管理转型发展的路径就不清晰。”曾刚说,需要为中小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留出发展空间,因为对银行而言这是一个必备的产品。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家强在讨论中认为,虽然在理财业务方面,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具有劣势,但国家和居民财富总量不断增长、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财富市场依然非常大,最主要的是中小银行如何找准自身定位。
“虽然资金网点不足,但是可以通过投资方面多积累一些经验,多作出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应该会比较大的发展。”王家强说。
李健认为,理财业务是非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银行而言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且对中小银行维护客户关系至关重要。但中小银行目前成立理财公司面临瓶颈,包括理财子公司人员投研能力、公司科技和信息系统能力,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资质和理念、知识储备等均不足。
“当他面临地方区域中小银行客户的时候,能不能够真正做好投资者教育?能不能够具备所必须的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资质?”李健说,这是中小银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些瓶颈若能够很好解决的话,在共同富裕战略背景下,一些有特色的中小银行作这方面探索也是值得期待的。”
曾刚建议,对于中小银行理财转型,未来有两种模式可以探讨,一是大型银行如何对中小银行进行赋能;二是中小银行组团建立理财公司。
“实践中,也有一些大银行的理财子探索了同业合作的生态问题,和小银行合作定制、贴牌。我来帮你设计产品,但还是围绕你的客户需要定制,在销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合作。”曾刚说,“还有比如地方农信可以作为一个群体,组团从省联社层面建立一家理财子公司,开发适合这类银行客户的产品,是不是有可能?我觉得也是可以探索的。”(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
(编辑:吴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