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为什么需要有趣的外史

2024-04-08 05:55:49 - 媒体滚动

转自:辽宁日报

科学为什么需要有趣的外史

康昊坤

江晓原的新作《科学外史Ⅳ》《科学外史Ⅴ》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的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读者可以从这本书的阅读中学到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间脑洞大开,你会发现,科学其实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

《科学外史》体现了学者江晓原的怀疑精神和探究精神,对不少已有的历史结论进行了大胆质疑和严谨考证。江晓原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他对“科学为什么需要外史”有独到见解。

学者江晓原行文落笔之处,既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关联及互动,亦注意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他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的论点及表达,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在《三体》作者、科幻作家刘慈欣眼中,“江晓原老师潇洒地穿梭于多个学科,多个时空。在有趣、新奇的知识背后一以贯之的是对科学和人性的严肃思考。”

2013年,江晓原将自己为专栏写作了多年的文章结集成《科学外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当年荣膺首届“中国好书”等多项荣誉。如今,这个“科学外史”专栏已经写到第18年了,还在新品频出。江晓原说,自己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他用有关科学史的积累来写,这个用几年是够了的,但不可能一直用下去。于是,他就去写那些大家关注的感兴趣的热点,尤其是好玩的东西,那些有思想有创见的问题。

《科学外史Ⅳ》《科学外史Ⅴ》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枯燥科普书,不是向你介绍火箭、飞船、坦克的制造过程和技术问题,也极少出现理工科生涩难懂的计算公式或理论,其中较多的是将科学放在社会、文化、政治、资本的大背景下审视。“如果把我写的书当成科普佳作,我也会乐而受之,但是我写它们的时候确实没把它们当科普。我觉得这个就跟我在科幻那个圈子里经常强调‘科幻我们要讲的是它的思想性’一样,《科学外史》也是要讲思想性的。”

江晓原讲的是有趣的有思想的外史,《科学外史》不是高不可攀的大书,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那些如雷贯耳的科学大家也有着普通人的面孔。比如《科学外史Ⅳ》里《牛顿外传》一章,讲了牛顿很多有意思的过往。有讲牛顿做经侦大队长的时候,做得非常有成效的故事,还有一篇是讲牛顿迷恋炼金术的。牛顿炼金术手稿是秘密的,他去世后几百年都不曾面世,直到20世纪中期,牛顿的这个秘密手稿才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经济学家凯恩斯把它拍下,英国皇家学会一听说有人拍下就去请他写牛顿新的传记。从那时开始,牛顿研究炼金术的事情就公之于世了。这种事情一般讲科学史故事的是不愿意讲的,是回避的,但是江晓原在《科学外史》里就津津乐道。

在江晓原看来,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性的。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科学活动,特别是自然科学活动,比起其他的人类活动来,其最基本特征就是不断进步。哪怕在其他方面倒退的时候,科学却总是进步着,即使是缓慢而艰难的进步。这表明,自然科学活动中包含着人类的最进步因素。

那些蒙着神秘面纱的重要的科学事件,也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牛顿、霍金,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天文学家、科幻作家卡尔·萨根在《科学外史》中悉数登场。从神奇的古代穿越到科幻世界,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围观火灾的科学家是怎样发现恒星的本质?遥望苍穹,到底是谁第一个发现了木星的小弟?牛顿、莱布尼茨神仙打架,到底谁是“微积分之父”?坐在轮椅里的霍金也能强力推动科学史的车轮?宇宙无言,难道一切只是造物者的游戏?科幻照进现实,成为科学的一部分……一本正经聊科学趣闻,到处都是作者信手拈来的话题,我们在阅读中随着作者的思想奔腾跳跃,随时脑洞大开。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科学其实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