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浓”向“兼”,郎酒发出了什么信号?

2024-05-07 23:41:03 - 酒业内参

文I酒度VOL

编者按:随着近期酒企2023年度财报的相继发布,汾酒、泸州老窖跨入300亿阵营,与同为300亿体量的洋河短兵相接,剑南春、古井贡、郎酒、习酒也紧随其后发起挑战,“前三争夺战”会否在今年迎来新的变局,是当前行业最热门的话题。酒度君前几天发表的《愈演愈烈的中国白酒“前三争夺战”》一文,也在行业引发热议。对当事企业而言,前三的宝座是否如外界想象般重要?决定头部企业位次变动的核心要素又是什么?酒度君将推出《前三争夺战》专题报道,持续关注这场愈演愈烈的头部企业位次竞争,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思考。

在参与白酒前三宝座的竞争者中,郎酒曾以“一树三花”闻名行业。

所谓“一树三花”,是指郎酒产品矩阵横跨浓香、酱香、兼香三大香型,遍地开花,这在以往的名酒中是极为少见的。所以在市场上,常常能看到“来自四川,浓香正宗”的郎牌特曲、“赤水河左岸庄园酱香”的青花郎与“全国热销的小瓶白酒”的兼香小郎酒摆放在一起,成为酒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不过,这种状况在悄然改变:4月29日,郎酒官微宣布,郎酒“七大战略产品”由红运郎、青花郎、红花郎、郎牌·马特系列、郎牌特曲·T8、顺品郎、小郎酒组成。这其中,红运郎、青花郎、红花郎为酱香型白酒,顺品郎、小郎酒也保持浓酱兼香型白酒不变,郎牌·马特系列、郎牌特曲·T8则全部为兼香型白酒。这也意味着,原本为浓香型的郎牌特曲已转换为兼香型产品,郎酒的核心战略产品中已经不见了浓香型白酒的身影,原本“一树三香”的表述也转变成了“酱香高端、兼香领先、两香双优”。

那么,脱“浓”向“兼”,郎酒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又向行业发出了什么信号?

头部名酒中,茅台专注酱香,五粮液专注浓香,汾酒专注清香,虽偶有其他香型的产品,但大多为战术性布局,并不影响其作为香型品类代表者的地位。而郎酒的“一树三香”,曾经在行业有过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更多的核心产品,意味着更分散的资源投入,同时也容易造成消费者对郎酒认知的混淆。

不过,原本郎酒的香型并没有后来这么复杂。

脱“浓”向“兼”,郎酒发出了什么信号?

一开始,郎酒是以酱香型白酒起家的。

郎酒所在的古蔺县古时属夜郎国,当地酿酒历史悠久。清朝末年,邓惠川夫妇在二郎滩开办“絮志酒厂”,后更名“为惠川糟坊”,采取“凤曲法酒”的回沙工艺制酒,取名“回沙郎酒”。1933年,同邑之人雷绍清集资创办“集义糟坊”,并请来茅台镇成义酒坊技师及惠川糟坊酒师,酿出质量更佳的回沙郎酒,命名为郎酒,声誉四传。1944年惠川糟坊解体,1949年集义糟房散伙。直到1956年,国营郎酒厂才重新成立,并在1979年第三届国家评酒会上获评优质酒。

郎酒的名酒身份,则是兼香型白酒给的。

1984年,“郎泉”牌兼香型白酒在第四届国家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在第五届蝉联国家名酒,也是国家名酒中唯一的兼香白酒。

事实上,郎酒的“一树三花”战略,是汪俊林入主郎酒后提出的。

1998年,郎酒集团成立,由四川省古蔺郎酒厂、四川仙潭酒厂、四川古蔺制药厂、古蔺县印刷厂共同出资成立。随后在2002年,汪俊林以4.9亿元的价格把郎酒收入麾下。

脱“浓”向“兼”,郎酒发出了什么信号?

汪俊林入主郎酒后,提出了“一树三花”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同时推出多种产品,然后根据市场的反馈情况,再发力主推产品。2011年,郎酒正式推出浓香型战略品牌“郎牌特曲”。该产品大获成功,一经推出销售就高达到4.8亿元,次年销售突破10亿元,在全国市场遍地开花。

凭借着“一树三花”的群狼战略,郎酒的体量迅速做大,2012年,郎酒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不过,随着行业调整的到来,郎酒遭遇内忧外患。2013年,郎酒爆出“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价格倒挂”、“价盘崩溃”后,次年又闹出生产基地千人“罢工”,销售额跌出百亿之外。但主打浓香型白酒的郎牌特曲表现亮眼,当时有报道称“即便2013年内外部遭遇双重压力,郎牌特曲上半年出货量依然同比增长了57.45%,成就了白酒行业单品牌增长第一的‘郎特速度’,成为行业中名副其实的‘新品王’。”不过,至此之后,郎牌特曲便再没有公布过销量具体数据。

从这次郎酒官宣的“七大战略产品”来看,定位高端的酱香型白酒主力地位保持不变,原本为浓香型的郎牌特曲已转换为兼香型产品,以郎牌·马特系列、郎牌特曲·T8布局中高端市场,顺品郎和小郎酒则继续以兼香型白酒主打大众市场。

郎酒之所以脱“浓”向“兼”,在行业看来,原因无外乎内外亮点:

一方面,是为了做大长板。毕竟,酱香和兼香本就是郎酒的强项。从解放前的历史讲,郎酒采用的是酱酒工艺;从其获评名酒的过程看,郎酒出众的是其兼香工艺。

另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短板。虽然郎酒的浓酱兼香本身就有浓香的成分,而且做的也相当不错。上世纪70年代初郎酒采用浓香传统工艺生产的“古蔺大曲”就多次获得四川省名牌产品等殊荣。但偏偏郎酒的身边是“浓香鼻祖”泸州老窖与“酒业大王”五粮液这两大浓香天王,在这种强敌环伺之下,要打响“浓香正宗”并不容易,舍难取易也不无不可。

当然,或许郎酒还有主动配合泸州打造浓酱双优大产区布局的考虑,这里我们就不做猜测了。重要的是,郎酒的主动脱“浓”向“兼”,对应的则是行业的兼香型热潮。

脱“浓”向“兼”,郎酒发出了什么信号?

众所周知,白酒香型分类是在第三届国家评酒会上确定的。兼香型白酒最早则是1974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酿酒工作会议上,由陶家驰、高月明等白酒专家共同提出的。到2001年,四川郎酒厂与黑龙江省酒业协会、玉泉酒业、湖北省酒业协会、湖北白云边酒厂等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终于完成了《浓酱兼香型白酒》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2002年5月,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行业标准获准执行,为兼香型白酒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准引领之下,兼香型白酒众星璀璨,其香味丰富、口感富于变化。于桥在皇沟的试点,高月明在黑龙江、陶家驰在湖北进行兼香型白酒研究,代表了老一辈白酒专家对创新品类的追求,对一酒多香的兼香型白酒前景的看好。

而随着白酒进入品质化和个性化的新时代,兼香型白酒因其兼具各香风格、消费者口感适应性好,也迎来了发展热潮。不仅有多家兼香型白酒企业同时在兼香赛道发力,提升战略、做大规模、升级结构;同时业内也有声音发出,认为兼香型白酒或可成为行业下一个风口。

而无论是体量还是作为国家名酒中唯一兼香白酒,消费者对兼香郎酒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在这样的趋势下,郎酒自然也收获了更多发展红利。同时,减少产品端的香型布局,并把原本“一树三香”的表述转变成了“酱香高端、兼香领先、两香双优”,更利于郎酒聚焦资源,争夺前三宝座。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梁斌SF055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