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使命 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新路径

2024-05-08 11:07:49 - 媒体滚动

转自:光明日报

商丘师范学院: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使命 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新路径

作为豫东地区乃至河南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商丘师范学院自觉肩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使命,面对高水平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大力推进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改革,持续增强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供给能力和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能力。

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多年来,商丘师范学院积极利用地方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校地联合培养卓越教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发展机构”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持续开展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联合建强用好基础教育研修院,全面推进落实师范生“双导师”培养制度,搭建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平台,在协同培养、协同培训、协同研究、协建队伍、协育成果等方面产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

2017年,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获得省级立项。商丘师范学院与商丘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方案》,遴选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智库专家与“互联网+”师范生成长工作坊指导教师,分学科组建“互联网+”师范生成长工作坊,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职前职后一体化”“让一线名师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培养新路径。目前,14个师范专业已建立师范生成长工作坊,河南省商丘市每年近170名中小学基础教育名师参与工作坊师范生培养。

2018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计划专项工作推进会在商丘师范学院召开,学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2019年,学校领导在全省基础教育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主题发言,对商丘师范学院共同体建设工作进行汇报。同年12月,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2019年年会上商丘师范学院的创新经验被宣传推广。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师范教育质量。商丘师范学院积极邀请中小学幼儿园一线名师参与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重构。围绕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五育并举”,聚焦核心素养,遵循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结合中小学教师教学需要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重构从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从毕业要求到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到课程目标、从课程目标到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多层次关联矩阵,对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调整,努力构建“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养扎实、技能过硬”四位一体的师范生课程培养新体系。

商丘师范学院通过打造互动式、智能化、开放型、多样性的“智慧型多跨度综合教学场所”,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场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教育,强化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提高其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持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不断完善言传身教、环境育人、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师德教育体系,对标基础教育师资要求,让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都忙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沉浸感、获得感及应对学业挑战的能力。

自2016年以来,商丘师范学院已立项资助333门课程改革,参与教师700多人。多家媒体对学校实施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进行了宣传报道,为同类院校提供创新范例。学校2个师范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师范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师范专业获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师范专业获河南省特色专业,4个师范专业获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创建“2110”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商丘师范学院创建“2110”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2年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基础教育,1年校内教师教育学科(领域)教育与市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工作坊跟岗实践,1年集中实践,实现“0适应期”上岗和“0距离”就业。学校通过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将经历1年“互联网+”师范生成长工作坊培养的优秀学生,送到县区乡村中小学进行为期1年的校外集中实践,弥补部分县区乡村中小学教师缺口,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同时也让师范生有机会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

商丘师范学院每年大约有70%的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幼儿园)就业。2022年以来,学校积极对接华南师范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重点选送43名师范生赴江苏师范大学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选送5名师范生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组织的教师素养测评暑期学校,效果良好。

在2022年和202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中,学校有31名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连续2年获得团体一等奖。在2023年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1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4名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获奖人数和获奖等次在河南省参赛高校中位居前列。

深入推进教师培训创新改革

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商丘师范学院构建“1234”教师职后培训新模式。“1”即全校范围内组建一个跨专业、职称高、服务意识强的专家团队;“2”是采用“院用校聘”两级管理模式,即先由教学单位提交拟聘请的专家名单,然后由校培训办根据专家简历及以往授课效果进行聘用;“3”是实施“三个优化”,即优化培训方案、优化选择师资、优化过程管理;“4”是指实施“四双”模式,即“双课标、双模块、双基地、双导师”。“双课标”指培训内容紧扣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设计培训内容和“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双模块”指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模块;“双基地”指校本部为理论学习基地,商丘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双导师”指为每位学员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各1名。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河南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省培计划”项目、地方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年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10000余人次,在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员满意度匿名评估中,先后有10个项目获得全省第一名。

商丘师范学院积极建设一支站位高、素质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依托教育部协同提质计划,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商丘市中小学一线教师,成立教师教育专家联合工作室,协同推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能力提升。通过邀请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和基础教育一线名师作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培训,有效提升豫东片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师范教育提质计划实施以来,依托学校学科、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商丘师范学院面向商丘市全域三区六县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师专业发展专题培训累计达85场,培训人数达3620余人次。与商丘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商丘市青少年科普活动,设计《物质科学》《人工智能》等科普实验14个,拍摄科普教育视频8个,开展10余次服务基础教育研学活动,积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学校项目成功入选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出彩项目。学校开展的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获得广泛关注与认可,有关媒体以《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做优做强师范教育》为题,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未来,商丘师范学院将持续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到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智能化、个性化、交互性、伴随性培训,实现教师培训全过程数据化、质量化、智能化管理,形成人工智能支持教师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深度学习、持续发展的机制,赋能豫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深度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作者:韩桂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