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中铁信托管百海:信托文化是指引信托公司业务开展的根与魂
信托文化建设与信托业务开展要有机融合,信托文化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信托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只要信托公司高度重视,真正以信托文化为根,指导业务开展,则信托公司的转型升级就有了源动力,信托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就有了良好基础。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非常重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文化同样非常重要,它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层次的力量。
近年来,各信托公司大力调整业务结构,推进转型升级,按照监管要求回归信托本源。但从各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少数信托公司业务转型较为成功,但还有不少信托公司正处于艰难的转型过程之中,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不能简单地就转型谈转型,而是需要以信托文化为根,从信托文化中汲取原动力,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1
信托文化建设与信托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信托业在2017达到阶段性顶峰,管理资产规模为26.25万亿元,之后每年稳步下降,至2021年底,已降为20.55万亿元。信托业2017年以后的降速发展,与各种因素综合相关,其中信托文化建设不足是重要原因。
首先,信托文化建设契合金融监管要求。
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大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总的监管趋势可以用一个“严”字概括。自2017年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大检查开始,之后每年均坚持严监管原则,对信托公司的违规行为从重处罚,督促信托公司压缩金融通道业务、压缩非标融资规模、限制房地产信托业务,要求信托公司回归信托本源。金融监管部门这么做的目的是维护金融稳定、防控金融风险,治理金融乱象、规范金融机构经营,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从信托文化的中国特质来看,信托文化与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非常契合。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2019年信托业年会上讲话总结的信托文化中国特质包括: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文化、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宗旨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文化、依法合规经营的底线文化、坚持职业操守的品质文化。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文化就是监管倡导的压缩金融通道,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宗旨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与维护金融稳定、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相契合;依法合规经营的底线文化、坚持职业操守的品质文化与防控金融风险、治理金融乱象相吻合。
其次,信托文化建设契合资管新规要求。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俗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的出台主要基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从而将所有资管业务纳入统一管理。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规范资金池运作,严格资管产品的杠杆管理,强化资本和风险资本金计提,加强“非标”业务管理,实行净值化管理、加强信息披露,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对于资产管理信托业务(现阶段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而言,“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就是对信托文化的高度概括。信托公司只要认真进行信托文化建设,将信托文化的精髓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则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就能较好地满足资管新规要求。
最后,信托文化建设契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2017年以来,中央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回归本源定位,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等方面出发,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窗口指导、现场检查等都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行动。信托公司要适应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必须加强信托文化建设,抓住信托文化的本质特征:忠诚守信、持续稳定、财产独立、灵活创新,作为信托公司经营发展之本,业务拓展之根。
2
以信托文化引领信托公司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是企业未来较长时期内的行动指南,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美国知名管理学家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将企业战略定义为:确定企业基本长期目标,选择行动途径和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资源分配。信托公司在进行战略规划时,须融汇信托文化要求,以信托文化为引领。
一是战略规划制定须以信托文化为指导。
信托文化是信托行业的根和魂,信托公司在进行战略规划时,需要紧紧抓住这个“根”和“魂”。信托文化也是信托公司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石。信托公司进行战略规划时,要深刻领会信托文化的内涵,抓住信托文化的核心特征,牢记信托文化的中国特质,紧扣信托文化价值观,以信托文化引领信托公司战略规划。
二是战略规划应按信托文化要求指引业务发展方向。
公司战略要提出公司的战略展望、建立目标体系,形成具体战略。信托公司在进行战略规划制定时,尤其在规划业务发展方向时要以信托文化为指引。根据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文化,大力与实体经济企业合作,避免“脱实向虚”,同时降低通道业务,减少嵌套;根据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宗旨文化,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根据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文化,大力发展慈善信托,助力第三次分配,大力发展服务信托,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治理、助力养老产业发展;根据依法合规的底线文化,顺应国家宏观政策,依循监管要求,大力拓展“绿色”信托业务,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不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行业和领域;根据坚持职业操守的品质文化,加强对员工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同时秉承“专业”要求,对于自己不擅长并且通过培育也难以形成专业能力的业务领域,尽量避免进入。
3
以信托文化引领信托公司业务开展
信托公司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全过程融入信托文化的要求,在业务开展的每个环节均牢记受托人责任和义务,服务委托人和受益人。对信托公司而言,从信托规模、营业收入等方面来看,占重要地位的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融资业务,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虽是下一步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短期内还难以为信托公司贡献收入和利润。
第一,以信托文化引领资产管理业务开展。
以标品信托为代表的资产管理业务近年来受到信托公司的高度重视,也是信托公司大力发展的业务方向。信托公司在标品业务开展前,要树立资产配置理念,选择合适的资产投向;必须把受益人的利益时刻放在首位,根据委托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配置资产。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做好风险控制,以如履薄冰的心态进行资产管理、运营、交易。为此,信托公司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打造投研一体化体系。对于市场价值波动,在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做好交易管理之外,还要及时向委托人披露资产净值以及相关信息。在整个过程中,信托公司要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防止特殊事件发生时或者系统性风险出现时,标品资管产品出现大量赎回而导致的信托公司流动性不足,避免失信于委托人。
第二,以信托文化引领财富管理业务开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老百姓的财富逐步积累,高净值人群逐渐形成。近十年来,社会上财富管理需求旺盛,信托公司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业务蓬勃发展。根据调查统计,截至2020年末,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达到46家。在财富管理方面,委托人的需求多种多样,与资产管理业务不同,保值增值不一定是财富管理业务的信托目的。在家族信托设立时,其信托目的主要有财富传承、财富规划、资产隔离、遗嘱替代、协议替代、养老医疗、税务规划、公益慈善等。信托公司必须深入了解委托人真正的需求,甚至委托人都没有完全认识、表达自己的深层次需求;这时,信托公司作为专业的受托人,需要引导委托人的需求,挖掘出其隐藏在深处的真实信托目的。就家族信托而言,有可能其存续时间长,信托公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也较多,信托公司要始终当好“管家”,按照委托人的真实意愿管理、运营信托财产,不嫌其烦,勤勉、尽责。而财富管理业务信托目的的实现是最能体现信托文化的地方,信托公司要经常对照信托目的,检视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纠偏和优化,确保信托目的的实现。
第三,以信托文化引领非标融资业务开展。
非标融资业务是信托公司长期以来的主要业务之一,近年来在监管导向下,虽然业务规模逐步在压缩,但在以后较长时期内,它还将会是信托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在开展非标融资业务时,信托公司首先要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文化,防止信托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防止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止进入高污染高能耗等领域,要将信托资金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在进行交易对手和业务区域选择时,要谨记谨慎投资义务,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优选综合实力强的合作对手和经济增长有活力、市场环境好的区域。在进行具体项目的尽调、论证时,要做到尽责、履职,发挥专业能力,客观、详尽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尽量做到科学决策,将不良项目筛查出去,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在进行项目评审时,要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保持项目评审人员的独立判断。在项目资金投放后,要做好投后管理,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监管好项目的资金用途,确保项目处于可控状态,避免失控。如果项目出现风险苗头,要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并及时把项目情况完整、真实向投资者披露。万一项目风险爆发,信托资金本息无法按时、足额收回,信托公司及具体的项目组业务人员,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从最大化受益人的角度出发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项目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受益人的损失。
4
将信托文化融入业务开展全过程相关建议
一是高层重视,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率先垂范。
“上行下效”,信托公司领导层的示范带头作用非常重要。首先,领导层对于信托文化的认识要到位,并保持高度一致。领导层要深刻认识信托文化对于信托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信托文化对于信托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要真正把信托文化作为公司业务开展的方向标,而不是为信托文化建设而信托文化建设。其次,在公司业务开展过程中,信托公司领导层要坚持信托文化的指引作用,对于相关业务、相关行为不契合信托文化导向的,要坚决摒弃,不要因为公司短期利益而默许甚至纵容这些业务、行为开展。
二是加强宣贯,使信托文化根植员工内心。
2017年以前,由于我国大部分信托公司长期从事的主要是非标融资这种类银行业务,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信贷”文化。大力提倡信托文化建设是近几年的事情,广大信托从业人员对于信托文化的内涵、核心要素等还不是很了解,理解上也存在不到位之处。因此,需要将信托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并加强宣贯,使信托文化在信托公司广大员工层面入脑入心,在初期阶段使之成为信托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准则;经过长期侵染后,使之成为信托从业人员的“行动自觉”。
三是健全制度,使之成为规范业务开展的准绳。
在公司层面,还需要将信托文化融入公司的制度中。各信托公司在制定相关制度尤其是与业务开展和管理相关的制度、办法时,必须融入信托文化要求,比如风控制度、运营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内控制度等制定,均需要以信托文化为指导。在对相关制度、办法进行修改时,要以信托文化为依据,对与信托文化不相符合的部分进行修订。在信托文化的指引下,优化和完善信托公司的制度体系,使之成为信托公司业务开展的准绳。通过制度管业务,促使业务方向不偏离、业务风险可控、交易依法合规,员工行为自律。
5
结语
信托文化建设与信托业务开展要有机融合,不能“两张皮”,信托文化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信托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只要信托公司高度重视,真正以信托文化为根,指导业务开展,则信托公司的转型升级就有了源动力,信托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就有了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为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文章仅代表作者学术观点,与所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