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5”顺利返航 解锁通江达海“最后一道卡”

2024-06-08 06:37:00 - 宁波网

“创新5”顺利返航 解锁通江达海“最后一道卡”

“终于回来了!”昨天下午,在宁波舟山港北仑矿石码头4号泊位,“创新5”轮船长吴加福一扫疲惫,站在驾驶舱外,用对讲机招呼船员做好靠岸停泊准备。

时隔45天,顺利返航宁波舟山港,“创新5”轮俨然成了“老司机”。

4月24日,“创新5”轮装载着5000余吨进口粮食,从宁波舟山港老塘山码头起航,沿长江逆流直上。5月11日,抵达重庆后,装上钢材,顺流而下,一路向东,经停马鞍山、江阴后,驶入东海。

这是江海直达船首次从沿海直航重庆,也是长江上游首条江海直达航线,更是首艘万吨级海轮直航重庆。

首次、首条、首艘,意味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更意味着突破和创新。

“这45天,可以说是一次探路之旅。”吴加福是重庆人,之前一直是跑内陆江船,常在上海和重庆之间来回。

跑了20多年船的他,没想到,这次自己能开着一艘海船回重庆老家,要知道,以往“开着万吨级海轮过三峡大坝,几乎不可能”。

因为,常规1.4万载重吨的江海直达船,吃水普遍达到7米级别,而三峡船闸吃水控制标准是4.3米。

它,成为通江达海的“最后一道卡”。

也正是这个“不可能”,让过去沿海地区的货物如果想通过水路运输到重庆等地,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江海联运运至长江中游港口后,再通过水水、水铁或水公等模式转运至长江上游,一般需要35天。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既然三峡船闸的硬条件无法改变,不如改变思路,造一艘新船,让万吨级海轮直达长江上游,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索江海直达运输。

在宁波舟山港集团、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等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起,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开展“130米长标准化江海直达船型”设计研究。2022年5月,两艘江海直达船舶启动建造。“创新5”轮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LNG双燃料动力,你们看,那个白色罐体里面装满了液化天然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绿色、经济。”吴加福说。

它还拥有一颗“宁波制造”的“心脏”——宁波中策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其特点是轻量化、小型化,可以使得船身更轻。

“我们公司和宁波中策结缘已久,近20艘船的动力系统都是宁波中策研发的。所以,在建造‘创新5’轮时,我们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宁波中策。”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厚安说。

不仅如此,为了破解过闸之困,“创新5”轮是根据这条航线要求专门设计的,型深8.5米,吃水3.2米,完全符合三峡船闸的吃水控制标准。

当过闸不再是问题,“创新5”轮通江达海便成为“可能”。只用了18天,它就抵达了重庆。

本次航行,“创新5”轮单趟里程达到2611公里,离长江航线“最远处”只有咫尺之遥。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个省份,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而宁波舟山港则承担着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及1/3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

“一条江海直达航线,不仅打通了从海到江的‘最后一道卡’,极大地拓展了宁波舟山港的战略腹地空间,丰富了宁波舟山港的多式联运业务,更串联了长三角和成渝两个活跃的经济圈,构建起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新格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说。

码头上,塔吊林立、扒斗起落、传送带转得“吱吱作响”……

昨天下午4时30分,“创新5”轮再次马达轰鸣,9200余吨铁矿石开始装船。

船员忙着加油、检测、采购物资。数小时后,他们乘着夜色开始新的航程,迎接长江新一天的日出。

这恰如宁波与中西部腹地的牵手,未来可期。(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记者冯瑄张正伟沈莉王嘉彬)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