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2024-06-08 17:48:12 - 市场资讯

2024世界海洋日主题影片《大海也是我的故乡》今日正式上线,影片特邀FIRST影展获奖摄制团队进行拍摄。

对于来自西南的他们来说,海洋是遥远而不熟悉的,拍摄充满了新奇和探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导演的拍摄札记,看看影片背后的故事——

出发

对于像我这样在山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大海实在太过遥远了。

经过几轮联络,摄制组得与王船长一同出海,一方面兴奋,一方面也担忧我们两位不会游泳的摄影师,另外,晕船也是要克服的困难,内心还是比较恐慌。

我们凌晨2点起床,3点到码头与王船长汇合,然后待他把船靠岸,抛锚,上船,就这样出发了。看着渐行渐远闪着灯火的彼岸,随着柴油机马达的轰鸣和被船底分开的水花,我们驶入黑暗,感觉像进入了虚无。你会想起那句“渊面黑暗”!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我想这船是怎么开的呢,到船舱一看,王船长手上舵下有两个屏幕,有清晰的航线,周边有多少船只也一目了然。

和船长聊天,原来他从东北过来打工,已经三十年了。他说比起刚来之时,渔减少了很多。言谈中他提及最多的是这活儿不好干了,为什么呢?年轻时吃劳力饭,无论刮风下雨都挺过来了。现在自己当船长,请工人,虽不用太劳苦,却是赔钱的时候多,两位工人一天工资一千,一趟需烧一千多元的油费,如果捕捞不到三千元以上的渔货,就会赔本。

之后,天色在一片蓝调的氛围中展开,如果船只的马达声变作钢琴曲,这一定能治愈渔民的苦闷。

这时,两位工人还在布满鱼腥味和潮湿无比的底部船舱睡觉,船长一根烟接一根烟吸着,撑着发红的双眼紧盯前方。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渔获

太阳从海面上升了起来,铺出一条无尽的逆光,整个东面皆是金黄之色。船长一声口哨,两位工人从船舱爬出来,穿上橙色的雨鞋,也是连体的围裙,一人一边拿起粗大的绳索,开始下网了。

船缓慢了下来,但继续往前开,我问船长何时收网,他说等有些拖不动的时候就可以收了。下网之后,渔民杨大哥就洗锅点火,他在选鱼的案板上铺开切菜的案板,洗上几片白菜,随手从桶里拎出两只鱿鱼,案板上一切,和白茶一炒,马上就热气腾腾了。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又一声口哨,这是要收网了。那粗大的绳索套在转轮上开始转动,有热水冲下来,冲洗着绳子,两位渔民每人一边,一圈一圈拉,一手一手放,井然有序。之后网被吊起来,他俩一折一收,网剩最后的一大包时就从船尾被调到船的侧面,调入,松网,一堆淤泥散落在船上,里面有虾,有螃蟹,还有一些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鱼,但比我想象的收获少很多。

果不其然,船长过来一看,脸色凝重。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只好接着下网,又收网。第三网的时候,三人前后忙碌不停,我问这是网到大鱼了吗?他们说网破了,很糟糕,需要更换渔网,好在船上有备。这一网的虾明显多过前几网,鱿鱼也不少。此时已是下午,所有人饿得近乎前胸贴后背。

夫妻

船只慢慢开回码头,卸货的没有几只,也许是因为快到“五一”,开始禁渔期。码头上有一位妇女,正站在三轮车旁翘首盼望,这是王船长的爱人。后来我得知,这类“生计渔民”大多是夫妻档,男人外出捕捞,女人在家中,除了要接送孩子上学,打理家务,还要在码头的鱼市租铺卖水产。

除了这繁杂的辛劳,她们内心深处还承受着巨大的不安,只有在码头上看到丈夫的船只归来了,才会稍得宁静。这样内心的波澜要历经许多年。

“老王,我看你今天得的可能都不够补油钱啊······”船长爱人将锚锁住说。

“油钱够了,虾不少的······”老王走下船舱,帮忙抬渔货到老婆手中。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日子

直到日头西落,我们又回到此岸。我关掉摄影机,发现口中依然无比咸,才想起中午喝下的那点海水。当然,还想起从中午憋到现在,因为船上没有厕所。如果有人问我,大海怎么样,我一定会说,很咸,也很无奈。

后来,我们在这南姜码头上找到一个集装箱(多为居住所用),开始在集装箱里搭棚,采访拍摄了二十位渔民。他们来自四川、山东、东北等不同地方,大多有二三十年的从业经验,还有渔民二代。比如一位抱着孩子的姑娘,她叫刘琴,她从小就跟父母在这边长大,在这边上学,又跟既是同乡也是渔民的同龄人结婚,生子。

渔民中好多人居住的房子就是我们拍摄用的集装箱。他们说楼房贵,杂乱的渔具又没法搁置,集装箱便宜、方便,空地也多,就是太热,也太冷。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禁渔

令我很惊讶的是,渔民们赞成“禁渔期”。

因为从收入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每天都能去捕捞才划算,而“禁渔期”得从“五一”到“九一”这四个月不能打渔的。但渔民说,9月1号开市后,出去捕捞到的鱼会比之前要丰厚许多。

从人与自然相处的古老又朴素经验出发,他们赞成“休渔期”。“过度捕捞”会让环境问题更严峻,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说实话,这一点也让我有许些触动,首先是这一古老的和谐生态法则在这些从业人员即渔民身上的彰显,二是整个系统链条上大家的参与和实践,比如政府采纳的建议,执法部门的现场执行,负责任企业、社会组织努力地去呼吁和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然而,诉诸文字,我想说的是,如果人心和观念未改变,这类问题依然会延续。而观念的改变何其难也。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一趟纪录片拍摄之行我才知道,在这个星球上,大约每100人中,就有1人依赖渔业来维持生计;而几乎每3人中,就有1人需要靠摄入鱼类等水产品作为其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我们拍摄渔民们被光阴雕刻的脸,拍摄他们被海水沉浸的手,是因为发现——大海不仅是他们的,也终归是我们的。即便我是在大山中长大的孩子,但走了这一趟,也就看到了山中溪流之水是如何奔向大海。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世界海洋日|青岛拍摄札记

作者

李尚山

文字、影像工作者。有影像《光之前》《转身》《蓝色桃花》等,作品多次入选北京国际短片联展等诸多影展。正创作长片纪录电影《清水江》入选FIRST第六期纪录片实验、2022台北金马创投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