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2023-07-08 09:01:11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2017年,在黄浦区妇联的推动下,淮海路上百年历史石库门弄堂——和合坊经过“社区微更新”,成为了第一个绿街坊。如今,“绿街坊”这一品牌越做越大,绿街坊大家庭已扩展到32个。通过引入妇女议事会这一民主机制,形成“有话大家说、有事大家议”的工作法,从以绿色生活为主题,到推动民生项目改造,以民主共建和多元协调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跑出换梯“加速度”

“我们终于要换电梯了!”就在上周,位于中山南一路的丽都大厦一楼公告栏贴出了关于更换电梯的第二次业主大会表决通过的公告,引起楼内业主纷纷点赞,困扰大家许久的电梯问题,即将迎来解决的曙光。而这一切,还要归功于绿街坊们的挺身而出。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丽都大厦是一幢建于2001年的商住两用大楼。楼内原本有三部电梯,但其中一部货梯已经瘫痪,余下两部电梯也因老旧多次出现故障,居民们早已怨声载道。但是由于丽都大厦的居民中白领多、租客多,对于社区的依赖度、归属感相对较低,流动性高,小区也没有业委会牵头对电梯进行更新改造,电梯问题便一拖再拖。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绿街坊的介入,才终于将电梯更换提上议程。“因为平时我们在这里办公,对大厦的情况比较了解。虽然‘绿街坊’没有推进过民生实事项目,但是我们决定以‘绿色+民生’的模式带动民主议事,牵头更换电梯。”区文化公益促进会会长汪思亦告诉记者。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绿街坊,是在黄浦区妇联指导下,黄浦区文化公益促进会打造的一个由愿意为社区做出改变的女性志愿者合力组成的自治平台。

“我们在业主群里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运用‘妇女议事会’形式首次将绿色自治和民生实事相融合。”汪思亦介绍,绿街坊们先是写了一封《致全体丽都大厦业主的公开信》,然后召集更多志愿者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发放选票,征询每一位业主的意见,同时组建微信群聊,设置咨询接待日,积极在线上、线下回答大家的疑问。“过程中也遇到过业主因为房子出租就不愿配合的情况,绿街坊们通过多方打听才联系到业主本人,最终敲开了大家的‘心门’。”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另一方面绿街坊们还带领着居民与居委、物业沟通,制定电梯更换方案,在一步步的推进中,丽都大厦的居民和业主终于等来电梯换新的机会。

“垃圾角”惊喜蜕变

距离丽都大厦不到2公里的打浦桥街道大同花园三期的居民们,也在短短几个月内经历了家门口从“垃圾角”到“美丽花园”的巨大转变。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大同花园三期是黄浦区内少有的开放式小区。也因为“开放”,小区中一段绿化带成为了自由进出的行人抄近道和丢垃圾的“好地方”。而小区物业为了阻止外来人员随意穿越,选择用废旧木板隔离绿化。但是这种既不美观也不安全的做法,反而更让居民怨声载道。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面对垃圾越堆越高,区妇联、打浦桥街道妇联、大同居委携手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公益促进会在小区内首次组建绿街坊志愿者队伍。“前期我们多次召开妇女议事会,与居民商讨和策划这个角落的工程改造,再通过投票决定是否要做这件事。”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绿街坊”

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和多方沟通协调,最终由绿街坊牵头,去除了破旧的木板,用竹篱笆加假草皮来做成围墙,并设置了流浪猫窝等设施。“这样一来,不仅阻止了行人随意穿越和丢弃垃圾,还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小区居民对此非常满意,交口称赞‘环境搞好了每天走过心情也舒畅’‘绿街坊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

记者/刘艺

编辑/孙超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