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可以做什么?

2024-07-08 06:31:12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可以做什么?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中,位居首位的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而科技金融就是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创新手段和工具,支持和服务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业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能够有效助力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应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激活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推动科技金融支撑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在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具体而言,可以从引导金融资源聚焦源头创新、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分类施策、发挥金融协同联动效应三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引导金融“活水”滋养源头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质量全面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只有抓好源头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持续促进新质生产力质量全面提升。

源头创新、技术突破需要大量的可持续的资金投入,这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通过引导各类金融资源聚焦原始创新策源、前沿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能够有效助力培育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

金融“活水”滋养源头创新,需要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坚持以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着力增强金融资源供给。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基金运作管理方式和长效目标激励机制,着力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积极培育壮大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的耐心资本,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金融科技赋能科技金融,强化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信贷服务能力,加大对首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提升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

三是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投融资环境。建立和完善针对各类创投基金的容错免责和科学评价机制,推动破解科创金融资本“不敢投”“不愿投”难题,激励投资机构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二、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分类施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产业条件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时,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又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分类施策。各地根据自身条件所选择的不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式和发展路径,会对金融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发展科技金融时,能够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探索与当地科技创新方式与产业升级路径相适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好助力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

具体而言,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具有显著科技创新优势的地区,应着重针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的金融需求来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投放新赛道,助力布局未来产业。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则应侧重围绕助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

可以以我国正在推进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抓手,支持各地稳妥有序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近年来,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济南等7地设立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各试验区在探索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创融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创金融服务机构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接下来应及时总结完善,推广应用。

此外,各地高新区近年推行的企业创新积分制,作为新型政策工具已被实践证明能有效应对科技金融信贷评价难题。金融和科技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对接协作,结合地方实际动态优化企业创新积分指标体系,推动增强各地科技金融政策的适配性和精准性,进而促进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和精度。

三、发挥协同联动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动能持续增强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先进生产力,其形成和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金融发展模式。其原因主要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回报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从前期投入到形成创新成果,再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并最终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往往存在不同的周期差异和路径选择,导致各类科创主体对金融资源的需求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谋划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协同联动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动能持续增强。

一是注重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同联动。我国长久以来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难以适配具有“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特征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因此要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效率,充分发挥不同融资类型的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推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将完善投贷联动机制作为重要抓手,支持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创金融合作,为存在难以达到银行授信要求等融资困难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二是注重发挥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协同联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能够拓宽科技金融的资金来源,发展数字金融能够助力破解科技金融中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持续深化对各类金融活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注重科技金融与另外四篇大文章的相互促进,协同推进。可以以金融数字化为抓手,推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的技术共享,统筹配置金融资源,促进形成金融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