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这个有什么用”?

2024-07-08 11:30:34 - 瞭望智库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成为当下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事。数百万文科考生和家长群体正在面对挑选专业的重大考量。自去年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发表“文科就是舔”的惊人言论以来,文科学生和家长们对前途的焦虑如挥之不去的乌云,始终笼罩在心头。

“学这个有什么用”?

在这个关键时刻,文科生将面临怎样的选择?

文| 戴丽丽 秦小童(实习生)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跨界”文科人

“聚焦社会中真正的问题和需要,服务社会关切,心怀热爱,做有温度的研究。”作为国内在阿尔茨海默症话语研究领域的先驱,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刘红艳教授绝对是最早的“跨界”文科人。

她自建了首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采取双向角度,将多模态语料库研究方法和眼动脑电结合的行为认知实验方法有机结合,研究健康老年人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语言蚀失的外在语言表现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在此基础上,她还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汉语语境的中国认知障碍患者语言能力评估和干预体系,对开展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和干预服务有重大意义。

刘教授强调,AIGC时代,我们应探索将人类擅长的具身感知迁移至主要依靠算法和数据的大语言模型,推进大语言模型的智能进化,进而为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语言标记物的智能监测、语言认知能力智能评估、干预、护理和临床治疗服务。

“学这个有什么用”?

刘红艳教授受邀参加“知识网络、百科全书与数字人文求索论坛”。

“以更开放的心态,构建新的学术共同体。”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蒋红珍介绍,传统的法学院会“孵化”出与心理认知、脑科学相关的科研团队,现在和法学院教授合作、在犯罪行为认知研究领域的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学者也可能是一位人文学院的教授。

“语言学带给我的知识和思考,会一直陪伴着我。”林子是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唯一的毕业生,大学四年她不仅学习诗词文赋和高数线代,还挑战经史子集、算法结构及神经网络训练。

林子认为,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不仅开拓了她的学术视野,还为她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毕业后,她前往硅谷的谷歌总部工作,两年间她的成果被谷歌研究科学家KevinMurphy收录进机器学习教科书。2021年,她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林子深信,文科教育不仅赋予她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激发了她对学术研究的持久热情与探索精神。

新科技催生了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跨界”文科人的背后,正是“新文科”的实力到来。

2

“新文科”新在哪?

现代高等教育发轫于西方,文科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教育学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传统文科式微,尤其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在实用主义影响下面临危机。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甚至宣称“死掉的文科”。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家喻户晓。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学科普遍被认为是离“成功”更近、离钱更近的专业。

千禧年后,计算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电子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大。

相比之下,传统文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压力,迫使文科教育进行调整和适应。

“学这个有什么用”?

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危机,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了“新文科”的概念,旨在重组和革新传统文科教育。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发端于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四新”建设中明确表述为“新文科”。2019年5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启动后,标志着国家层面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正式启动。2020年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联合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在高等教育界形成共识。

“新文科的基本特征是问题导向,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密切合作以及对未来进行创造性构想。”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认为:“新文科,并不是在原有的文科中添加一些新兴技术,而是必须推动实质性学科交叉、真正进行跨界协同的复合型研究,进而创设新的学术领域。”

“新文科之新关键在于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引致的文科新增长点,传统文科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山东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认为:“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

3

需求催生交叉新专业

根据2024年麦肯锡《工作新未来》的最新研究,在未来工作的格局中,数百万的工作岗位将需要重新定义和重新分配。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相关职业、医疗保健和其他高技能职业的需求将显著上升,而对办公室职员、生产工人和客户服务代表等传统职业的需求将逐步下降。

“学这个有什么用”?

与此同时,对文科相关工作的技能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文化传媒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创意思维和数字工具运用能力;教育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师角色向学习引导者转变……需求催生交叉新专业,促进高教教育改革,开设新课程,探索育人新模式,且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

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加快,新增专业跨学科特征明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成为专业建设重要方向。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其中新工科、新文科占比较多。

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基础,进行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重组与重构。樊丽明指出在专业设置上,对现有文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主要分为四类:

人文科学内部融合的新专业。譬如国学人才培养,山东大学尼山学堂的研究实践表明,文史哲专业不打通,优秀国学人才很难培养出来。要培养出未来的国学大家大师,深度融合文史哲专业值得探索。

人文与社科融合的新专业。譬如,以外语+国政、外语+国经、外语+法学等模式培养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以融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于一体的PPE项目培养理论人才,都是有价值的改革探索。

文理融合的新专业。譬如,金融科技、科技考古、计算社会学等,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与传统文科相结合,旨在培养业界学界创新发展急需的新型人才。山西财经大学新增的应急管理专业,就是致力于新的社会需求和教育背景下,文科专业如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交叉融合,培养全媒体时代擅长应急管理、舆情分析、风险评估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文工、文医融合的新专业。譬如,文工交叉、本硕贯通的复合型甚至国际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艺术设计与新媒体结合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结合的护理康复人才培养等。2024年复旦大学获批“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双学位项目,课程资源包括“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语言逻辑理论”“语言处理与二语习得”“数字人文”等系列交叉融合课程,力求使学生既精通英语,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

4

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模式也不同。

学术型人才,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统筹设计至关重要,真正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长学制贯通培养,尤其是实行滚动式可淘汰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培养精英国学人才、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人才的有效保障。

譬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望道计划”通过选拔对基础学科有深厚兴趣和潜力的学生,为他们专门设计的一套特色课程,是以“嵌入”的方式附加于本学科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上,力图培养“学术大师”和拔尖人才。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参与研究生水平的研究项目,为进一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型人才,要加强横向合作式培养,整合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通过国内外机构的学习和实习,开拓视野,增强能力;通过跨校跨院联合培养,探索双学位或主辅修、微专业的建设方法与实施策略。

譬如,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采取国内外高校、境内外机构学习实习的有机集成模式,培养效果良好。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也都在根据自身特色和社会需求,探索多样化的新文科教育模式。

“学这个有什么用”?

5

“学这个有什么用”?

当人们质疑“学这个有什么用”时,他们往往默认价值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产出上,而忽略了文科对于培养人的全面性、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深远影响。

事实上,文科与理工农医一样,其专业价值在于解决人类社会的实际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文科的价值更是体现在法治建设、跨文化交流、国际关系处理、社会问题研究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回归文科的终极价值,关注人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功利性目标。

文科教育强调情感、精神和思想的培养,关注人类作为“人”的多维价值,这些“不现实”的维度恰恰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在STEM教育中,若忽视了文科的滋养,去寻求创造力的培养,如同空中楼阁。在智能时代,若缺乏文科视角的深度参与,解决机器伦理和用户核心需求,无异于缘木求鱼。

其实,面对“文科无用论”,文科不需要去自证“有用”,而是应该反思和研究“文科无用论”作为一种话语,其形成的历史、所对应的现实、所遮蔽的问题,以及社会在其中所投射的真正焦虑。文理只是研究领域与视角不同,不能决定人的素养高低,更不能定义一个人的未来,充其量也就是影响了一点思维偏好和习惯。

眼下,学科划分虽有界限,但并非不可逾越。我们要看到的不是文理,而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学,是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是如此丰富,以二元化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专业无异于故步自封。

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思考自己需要培养的基础素养是什么,自己能够形成竞争力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然后勇于打破藩篱,内坚外强,成长为一个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青年”。

适应未来的新文科已在路上。

参考材料:

1.樊丽明,申树欣.教育强国建设新文科何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01):30-36.

2.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05):4-8.

3.麦肯锡.最新报告:2030年,应该做什么工作?[EB/OL].微信,[2024-07-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4-02-05.

5.崔延强,林笑夷,段禹.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12(01):58-67.

6.吴金娇.文科专业加速“破圈”带来哪些启示[N].文汇报,2024-05-24(001).

7.彭诗言.数智技术赋能新文科教育创新[N].新华日报,2024-03-15(014).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