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主席学国学】郭继承:中华文化是一条名为“以人为本”的河流

2024-07-08 17:14:00 -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郭继承:中华文化是一条名为“以人为本”的河流

郭继承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理天下者,以人为本”,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2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引用的一句名言。原话是: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孔子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孟子的“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荀子的人“最为天下贵”,墨子的“兼相爱”,都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古人还说:“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理天下者,以人为本。”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等观点,强调人人生而平等,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推动了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其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人权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成就,分析国际人权领域斗争形势,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不惜为了中国人民做出任何牺牲的伟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这一段重要论述,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重视人、重视人权、重视人的尊严,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近代以来,我们党不仅很好地继承、发扬了这一传统,而且还在新时代作出了关于怎样在更高层次上保障人权的重大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郭继承:中华文化是一条名为“以人为本”的河流

“理天下者,以人为本”,语出《贞观政要》。其意为,治理天下,必须“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同时引用了一系列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典故:“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出自《礼记·哀公问》,“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人“最为天下贵”出自《王制》,“兼相爱”出自《墨子·兼爱》,“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自《后汉书》,“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郭继承:中华文化是一条名为“以人为本”的河流

“理天下者,以人为本”这句古话对当下的启示有四:

一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有光荣的重视人民、仁爱天下的优良传统。从《尚书》《易经》《诗经》开始,中华文化一直闪耀着关怀人民的思想光芒,所以才在历史上留下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名言警句。

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真正重视人民、重视人权的党。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只有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才能赢得人民。我们要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重视,与历史上的民本思想、西方启蒙运动所强调的人权是不同的,而且境界更高。由于无法让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获得生产资料,无论启蒙思想家们高喊的民主、自由等口号多么迷人,都不能真正保障人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彻底变革,是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为我们每一个劳动人民享有最广泛的人权提供了根本基础。

三是在人权的问题上,中国要掌握话语权、主导权。

四是在保护人权方面,由于国情、发展程度不同,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做法和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首先要保障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权,而更高层次的人权则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再逐步实现。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郭继承:中华文化是一条名为“以人为本”的河流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这样一种关系,是全世界各民族都要在发展过程中去面对的,那就是人和神的关系。在全世界各民族之中,只有我们中华民族,在人和神的关系上最先认识到,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类的福祉要靠自己来创造。

《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什么是自强不息?那就是所谓的命运和福祉,不是由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幸福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

在政治生活中,中华文化特别强调,政权的合法性就在于有没有为人民做事,有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

当然,中华文化也认可命运和福祉有着个体努力以外的因素。但是,我们强调的是,自助者,天才助;自助者,人才助。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力量的基础上,外在的力量、因素才能够起到作用。这样一种认识,哪怕是跨越了几千年,至今仍散发着真理性的光芒。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