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突破21项荔枝产业关键技术,以科技助“荔”走向全世界

2024-07-08 18:07: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荔枝保鲜有多难?古时候的苏轼想要吃荔枝,只能感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由于荔枝主要产区在南方地区,远离岭南的地区意味着吃不到新鲜荔枝。

而如今,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荔枝运输难、保鲜难,甚至是产量低引起的“小年”难题,已然在技术的加持下得到缓解。

在这方面,作为南粤大地荔枝主产区的广州早已先行一步。近年来,广州持续探索荔枝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单位参与的联合攻关机制,将产业链龙头企业需求和重点科研力量相互关联匹配,形成基于产业需求,边研发边产业化的攻关模式,在荔枝领域的源头选种育种、采后预冷、护色、冻眠等一系列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广州市科技局农村和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陈洁表示,广州在荔枝领域的科研力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推广应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已累计组织荔枝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1项,支持经费5100万元,在育种培育、智能采摘、保鲜技术和加工装备等方面形成荔枝产业重大科技专项4项,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助推广州荔枝“全球享”

广州是广东荔枝主产区之一,全市荔枝种植面积占全省七分之一,品种达70多个,栽培面积约55万亩,年产量约12万吨,鲜果产值约20亿元。 

不过,新鲜荔枝一日色变、二日相变、三日味变,四五日后色香味俱无,即使放进冰箱,颜色也容易变成褐色,形成“褐变”“霉变”现象,更不要谈及在流通贮运过程的损失。 

据了解,我国荔枝采后在流通过程中损失18%-30%,年损失约40亿元;发达国家则低于5%。另外,由于保鲜难,我国荔枝鲜果的出口量极少,每年鲜果出口量不到1万吨,仅占荔枝总产量的0.3%左右。

拥有如此大的荔枝种植面积的广州,又是如何应对采摘下来的荔枝需要立刻保鲜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蒋跃明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州拥有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荔枝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提升,但仍面临产销不平衡,贮运损失大的痛点,因此开展荔枝高品质保鲜技术研发与应用,从而提高产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广州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单位参与的联合攻关机制,探明荔枝贮运过程品质裂变规律,研发荔枝品质裂变控制技术,突破荔枝现有保鲜期限制,达到常温货架保鲜8天以上,低温物流贮运期40天以上,解决荔枝出口技术瓶颈,助推广州荔枝“全球享”。 

走进华南理工大学先进冷冻链研究所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对荔枝进行预冷。据了解,预冷是荔枝冷链商品化处理的关键环节,新型荔枝预冷技术装备可以利用高湿冷空气与荔枝充分接触换热带走包装箱内荔枝的热量,以达到荔枝高效保质预冷的目标。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先进冷冻冷链研究所所长朱志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预冷就是控制荔枝的水分,实验室对此研制出可移动快速高湿预冷装备,采摘下来的荔枝经过快速预冷,能快速降低至4℃,设备处理量在一小时内可达3吨,实现果蔬降温比传统风冷设备效率提升5倍,以控制“褐变”现象,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荔枝的品质和颜色。

不过,长期低温贮藏的荔枝在解冻后,也难免仍会遇到果皮在30分钟之后迅速褐变的难题,同时,因超低温冷冻低温作用,当荔枝离开超低温环境后,仍会存在果肉荔流汁现象,荔枝很快失去商品价值。

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发了具有卫生、安全的荔枝护色保鲜剂。将荔枝果实在护色保鲜剂浸泡3~6分钟,然后进行大生产速冻保存,解冻后的荔枝不仅能长期保持鲜艳色泽,也没有出现“褐变”,保持了荔枝的良好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保鲜效果好的荔枝保鲜剂不仅适合本地贮藏销售、电商物流和长距离物流销售等市场需求,当荔枝销往国外时,采用荔枝保鲜剂也符合出口标准。

“出口日本的荔枝需要经过46.2℃的蒸热处理15分钟,出口美国的荔枝要经过0.99℃的连续贮藏,以消除荔枝蛀蒂虫病害。”蒋跃明表示,使用荔枝护色保鲜剂浸泡处理4~6分钟,不仅能实现荔枝果皮长期保色效果,还符合食品法规的要求,符合我国荔枝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食品和检疫要求,目前在荔枝主产区已推广应用。

如今,伴随着这一技术的开发,以从化、增城荔枝为主体的广东荔枝已走向全球。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荔枝鲜果远销欧美,出口总量增长59.2%。

用科技支撑荔枝“全链条”

今年是荔枝的小年,7月初,大多数荔枝都已成熟上市销售。但在广州从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小坑试验示范基地,井岗红糯、巨美人、红美人、迟美人等由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培育的荔枝晚熟品种还在枝头并未完全成熟。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教授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荔枝品种成熟期高度集中在6、7月份,上市期较为集中,导致阶段性市场供给压力较大,加上大部分品种品质一般,选育晚熟、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变得格外重要。 

“我们的目标是让大家能在中秋节吃到新鲜荔枝。培育晚熟品种,就可以与茂名、海南等地岔开荔枝上市时间,提高经济价值。目前,我们培育的‘迟美人’荔枝,可以让大家在7月下旬吃上新鲜荔枝。”胡桂兵说。 

晚熟荔枝让人们享受荔枝口感的延迟满足,冻眠荔枝则让人们可以一年四季吃到荔枝。

在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的流水线车间内,刚从田间做过预冷处理的荔枝,经过1小时左右的零下30度冷冻液浸渍速冻后,保持色泽鲜亮的冻眠荔枝终于成型。

“冻眠锁鲜技术可以让荔枝保鲜期长达一年,解决荔枝季节性集中上市、后续市场供给难的问题,也推动了荔枝走向海外。”华隆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去年,公司荔枝已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将扩展到南美、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可以看到的是,在新兴技术加持下,荔枝正在“全球享”路上越走越远,不过如何延伸荔枝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小荔枝”向“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荔枝产业发展的又一门槛。

近年来,广州加强荔枝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把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点科研力量组织起来,一边凝练产业需求,一边集中力量攻关,延伸产业链,丰富荔枝加工产品,开发出高品质的荔枝酒、荔枝醋、荔枝乳酸菌发酵饮料、美容化妆品等附加值高产品。

广州市领穗食品有限公司在非热加工技术领域,就成功开发出一系列荔枝果汁饮品及果泥加工解决方案,这项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果蔬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活性成分,同时赋予产品更自然、更新鲜的口感。 

领穗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大对非热加工技术的研发投入,争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高营养的健康食品。

陈洁表示,瞄准荔枝产业“品种选育、智能采摘、高品质保鲜、精深加工”等荔枝产业发展堵点、技术难点问题,接下来,广州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强荔枝产业上下游技术需求关联和匹配,深耕产业,用科技支撑荔枝“全链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