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枚土色“石块”,看千万年前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

2024-07-08 20:22:29 - 西安发布

转自:西安发布

一枚枚土色“石块”,看千万年前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

化石如一面镜子,鱼虫鸟兽透过时光的折射,看见了亿万年前的自己,我们,则透过这面镜子看见了延绵的生命浩瀚。

在陕西自然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古生物长廊”中,足有两三层楼高的恐龙巨型骨骼化石总能收获一波波孩子们的欢呼、围观、惊叫,其脚下一组发掘距今约1000万年前的大唇犀、羚羊、鹿、三趾马等史前食草类动物骨骼化石,相比似乎略显平凡。

但官方名称为“蓝田汤峪河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的这组化石,却是这座博物馆珍视的“镇馆之宝”。这不仅源于其发现过程意义特殊,更源于它们作为西安“土生土长”的化石群,揭开了“1000万年前,陕西关中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候,关中地区的生物长相又如何”的种种属地谜团。

透过一枚枚土色泥裹的“石块”,似乎能看见一千万年前关中平原的水草丰美、春华秋实,看见一个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物换星移,当这些生物骨骼重见阳光,它们,也如打开“时空大门”的钥匙,带众人用穿越1000万年的相遇,从全新角度触摸自己脚下的土地。

一枚枚土色“石块”,看千万年前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

一枚枚土色“石块”,看千万年前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

三个乡村少年

打来一通让人兴奋的电话

“2012年8月4日下午,博物馆值班室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那头一个男孩激动地说,‘我们发现化石了!我们在蓝田这儿发现恐龙化石了!’”6月28日,站在“古生物长廊”中,虽然时间已经过去12年,但当回忆起与蓝田汤峪河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相遇”的那个盛夏,陕西自然博物馆馆长助理白毅依然有着清楚的记忆,语调兴奋。

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是古城西安的东南门户,这里地貌地形复杂,南部为秦岭山地,中西部川、塬相间,北部是横岭,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古生物学界非常有名。

“这些年,在蓝田发现的新近纪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较多,尤其是1964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曾轰动一时。当听闻孩子们竟然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大家立即坐不住了。”白毅告诉记者,接到电话的次日一大早,古生物学专家们就赶赴蓝田县焦岱镇核实情况,见到了梁诚、商黎明、雷佳三位当地少年。

“孩子们发现的化石点就位于焦岱镇侯家匾附近的河道内,所在的地层属红土层,经过流水的冲刷,我们当时清晰地看到一些古脊椎动物化石的碎片。”白毅回忆着当时三位十二三岁的少年争先恐后诉说的发现经过——在附近玩耍时,发现河水边上的石头与周围的石头像是巨型动物牙齿,想起课本里和电视节目对化石的介绍,一致认为这些奇特的石头很可能是动物化石,并通过114查号台,找到并拨通了陕西自然博物馆的电话。

“最终,经过我们采集部分化石标本进行研究,随后又与西北大学古生物专家李永项教授、化石标本修复专家赵聚发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多次奔赴现场取样对比,断定这批化石标本并不是‘恐龙’,而是距今约10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的大唇犀、羚羊、鹿、三趾马等食草类古脊椎动物化石。”白毅表示,虽然不是恐龙化石,但在后来长达数年的持续发掘与研究中,三个少年的发现,依然让学界兴奋。

一枚枚土色“石块”,看千万年前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

在抽丝剥茧中

揭开关中平原千万年前的神秘面纱

如今,静静躺在玻璃展柜中,蓝田汤峪河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虽只剩黄土色的石化骨,表现出千万年前地球“主人们”与当今同支哺乳动物们明显不同的“体态面貌”。其中,又以早已灭绝的大唇犀的化石最为瞩目:在它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高约40厘米的巨大头骨化石下颌骨上,有2颗接近15厘米长的“獠牙”,整个下颌骨长40厘米左右,下颌骨上的每颗牙齿冠面呈两个相叠的月牙形;上颌骨上的牙齿冠面整体略呈方形,最大的白齿冠面约4厘米×4厘米,呈“刀”字形脊。

“大唇犀是犀牛的原始类群,但它的下唇比上唇大,较高的齿冠意味着它们可以磨碎干硬的草叶。”白毅认为,以年代划分,三位少年发现的这批古生物化石群,在国内很是罕见——这组蓝田汤峪河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拥有数量多、化石保存相对完整等特点,“这一化石群包括犀牛、三趾马、鹿、羚羊、猪等类型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从头骨、牙齿、椎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到腕骨、掌骨、趾骨等不同程度的都有发现,为蓝田动物群科学研究增加了新的材料,为埋藏学研究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地,对研究哺乳动物的进化和地球气候的演变过程具有很高价值。”

记者了解到,陕西的古生物化石分布集中在三大区域,分别是关中、秦岭和陕北黄土高原区域。如今的关中平原深沉持重,八百里秦川气势荡荡,但当古生物学家们采用国际常用的相关测试手段进行实验,通过对犀牛、羚羊、鹿、三趾马化石的动物群组成和变化特点反演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情况时,推测出关中地区彼时的生态风貌截然不同:一千万年前,这片广袤区域水草丰美、森林茂密,自然环境和气候属于亚热带——暖温带气候,非常适合食草动物的生长。

白毅指出,绵延起伏的草原为当时的食草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大大地促进食草哺乳动物的进化,犀牛、马、牛、羊和象的老祖先们享受着鲜美的嫩草,如“大唇犀”“三趾马”“铲齿象”这些它们的旁支,却也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时代,在后来的自然竞争中被淘汰了。

一枚枚土色“石块”,看千万年前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

让古动物再一次

“站立”在属于它们的故土上

河道中一块块曾经并不起眼的“石头”,却是来自一千万年前,它们因时间沉淀而弥足珍贵,却也因岁月洗礼,被各种杂质、灰土掩埋形态。

当这些“生命的记录者”重见天日,博物馆研究者们不止希望实现其科研价值,更在细细雕琢中,让其重新“站立”在自己的故土之上,将地球生命故事,向大众娓娓道来。

“化石就像记录着地球历史的文字。当古生物化石以更加立体、鲜活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大众能更系统地了解生命演化、地质变迁。”白毅告诉记者,2012年,在将蓝田汤峪河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搬入”博物馆后,科学家们也按照动物骨骼的生理结构进行修复,并依据已有标本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复原,从而让“分散的骨骼”各就其位。在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始投入修复和装架。

最先被复原的就是大唇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件犀牛化石进行了清理、修复和装架。最终,以化石为基础被复原的“大唇犀”高约1.6米、长约2.9米、宽约0.96米,呈向右前方抬头望的“望月”姿态。该标本的左肩骨、左侧胫腓骨、右侧股骨、右侧胫腓骨、寰椎和头骨等均为原化石,其余的骨头都是人工制作的。加上复原图,人们就可以看到一头如生、“站起来”的大唇犀了。

大唇犀化石展出约2个月后,三趾马等其他化石也陆续被复原和装架。如今,它们在博物馆的“古生物长廊”中,组成了一个约1000万年前“活生生”的远古动物群。

一件件修复好的化石犹如“时间的艺术品”,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从它们身上,人们真切看到曾经的关中平原,近距离接触千万年前的同一片土地。

“每一块化石都包含着独特的历史信息,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历史佐证。希望更多人‘读懂’这些被称为‘地球文字’的化石。”白毅表示。

一枚枚土色“石块”,看千万年前鸟语花香的远古世界……

宝物档案

姓名:蓝田汤峪河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

出生年代: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距今约1000万年)

出土地:西安市蓝田县焦岱镇侯家匾附近的河道内

收藏地:陕西自然博物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