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青岛会展产业创新发展与合作大会举行

2024-08-08 08:12:00 - 中国经济网

转自:青岛日报

2024青岛会展产业创新发展与合作大会举行,探讨行业创新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赋能——

以“展”聚力,以“会”兴城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刘兰星见习记者王奕宁

专家观点

●2023年是中国展览业的一个分水岭和转折点

●当前各地政府正从会展主办方退出,将此前创办好的一些品牌会展交给市场,让出的市场空间,有利于市场化的力量进入,对于商业办展机构将带来一定的利好

●会展业一手连着生产,一手连着消费……会展影响力应与城市的重点产业和消费相结合,“把参展商变成投资商,把采购商变成消费者”就是这个道理

●一次有影响力的会展不仅是展示商品,更重要的是展示信息,参展企业可以在这里把握全球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脉搏

●品牌会展作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平台,能够畅通经济循环、撬动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也为会展举办地带来流量红利

●会展业作为先导性产业,要汇聚各类发展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信息传递,引导生产、引领消费

●制定长远的会展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为会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青岛加快推进“国际会展名城”建设,应当如何进一步提高会展质量,放大会展经济的溢出效应?8月7日,2024青岛会展产业创新发展与合作大会在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全国会展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会展协会联盟、全国贸促系统会展联盟等全国120多家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的500多位嘉宾相聚青岛,以“新质会展·世界共享”为题,探讨行业创新发展之路。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出席并致辞。

要在“需求侧”下功夫

“2023年是中国展览业的一个分水岭和转折点。现在会展业面临最好的历史机遇期,今年要在新的出发点和起跑线上乘势而上。”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名誉主席陈先进在会上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从2020年到2023年,全国展馆供应量增加了400多万平方米。中国专业的展馆面积全球第一,已达1626万平方米,超过第二位的美国近一倍,甚至超过了整个欧洲。“当前我国会展场馆的供给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接下来要更加关注供应和需求如何平衡,会展业要在需求侧上下功夫。”陈先进亮出鲜明观点,“对会展从业者来说,要避免内卷,我不赞成降本增效的方式,无论是员工降薪还是压降场馆运营成本,都是对行业发展的一种伤害,我们要多思考如何提高会展质量,如何用服务创新、以科技赋能,多办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会展。”

挑战与机遇,历来是一体两面。会展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各种问题矛盾同样少不了。然而,这也意味着从结构、动力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与挑战,是对行业发展系统性、重塑性的机遇。

“政府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深入了解产业和企业发展现状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为会展业定向把关。企业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品牌会展才能百炼成钢。”在中国城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联盟主席郑智看来,面对发展新趋势,会展业需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交替发力,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城市发展会展业要敞开大门“请进来”,企业办展要敢于大胆“走出去”。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当前各地政府正从会展主办方退出,将此前创办好的一些品牌会展交给市场,让出的市场空间,有利于市场化的力量进入,对于商业办展机构将带来一定的利好。业界人士要深入思考怎么去运营这类会展,如何进行创新、改造或改变,借助产业链成熟的时机,真正走向市场化。

会展与产业双向赋能

于青岛而言,会展经济的“乘数效应”并不陌生。青岛会展体量居国内第一阵营,2023年全市举办会展节庆活动322项,展览面积464万平方米,居全国第6位;会展设施北方领先,室内可展览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居国内城市前5位;会展项目质量逐年提升,每年引进国内领军会展10余个,培育出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合博览会、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品牌会展,渔博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渔业展;“会展+”平台作用凸显,去年通过会展平台签约项目538个,意向投资2679亿元,吸引客商、游客近20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过500亿元;青岛会展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不断完善会展政策和服务,实现当季举办申报会展、次季补助到位,政策兑现速度为全国最快城市之一……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青岛会展业“展”翅高飞需要更多新打法、新思路。对此,与会行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也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会展业一手连着生产,一手连着消费,青岛要深入发掘以品牌会展为核心的会展资源。”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认为,会展是高端商务人群的集聚,会展影响力应与城市的重点产业和消费相结合,“把参展商变成投资商,把采购商变成消费者”就是这个道理。

“会展也要因地制宜,与城市产业发展密切结合,加大投资和服务贸易的互动,从贸易洽谈引申到投资洽谈,同时发挥青岛国际化优势,扩大与海外国际会展商的合作办展活动,加强会展业所需要的翻译、策展等国际化人才培养供给。”中国城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联盟副主席、秘书长赵伟认为,一次有影响力的会展不仅是展示商品,更重要的是展示信息,参展企业可以在这里把握全球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脉搏。借助会展平台,促进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实现投资环境的优化。

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品牌会展作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平台,能够畅通经济循环、撬动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也为会展举办地带来流量红利。

作为青岛国有会展酒店运营公司,青岛国信集团在会展产业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产业融合优势。青岛国信会展酒店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月香表示,公司业务涵盖会展、酒店、文旅三大产业,未来将在会展产业链全流程客户服务上精准服务。上半年,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与多家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总额近2600万元,预计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落户10个会展,新增约60万平方米会展面积,预计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消费近2亿元,吸引人流超过22万人次。

“会展业正在经历一个调整期,此时我们更要专注于自身优势,深入研究所在城市的产业优势,将会展主题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以增强会展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场馆运营分公司总经理李宏看来,会展业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汇聚更多人流,助推参展商和观众把生意做得更好。他举例说,中铁博览城已连续举办三届的农机展、第八届(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都是以山东、青岛优势产业为基础“请进来”的高能级、高人气会展。他透露,今年公司将重点关注海洋产业的专业展,放大青岛海洋科研、企业资源优势,有望吸引行业领军会展落地青岛。

此次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15个行业协会和会展企业签署了20个合作协议,涉及教育、先进材料、机械、家具、养殖等行业领域。青岛正集聚更多品牌会展,与城市产业发展互促共赢,实现双向奔赴。

答好“创新”的时代命题

当前,会展服务管理、展商观众结构、展览项目题材等加快重构,新的具有生命力的业态模式及技术应用正快速渗透并融合到产业发展中。正在向着“国际会展名城”奔跑的青岛,要如何答好会展业创新这道时代命题?

“未来五年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关键期,会展业作为先导性产业,要汇聚各类发展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信息传递,引导生产、引领消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曲维玺表示,希望青岛在新一轮发展中,结合实际,尽早谋划未来五年会展产业的发展,通过优化提升青岛会展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办展环境,以展聚力、以会活城、产展融合,加速释放会展经济乘数效应。

“在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大背景下,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城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会展工作委员会会长赵闯认为,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创新驱动成为“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则成为“质”的锚点。对于会展业而言,创新既是推动会展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会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青岛会展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定位。制定长远的会展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为会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赵闯建议,青岛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会展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二是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青岛会展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建议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会展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青岛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

此次会上也透露了青岛会展业下一步发展的思路。青岛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锻造高端活动品牌,深入实施“一链一展(会)”行动,加大会展供给,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平台、以合作为纽带、以发展为目的”的会展业创新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市贸促会已经启动新一轮会展扶持政策调研,将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先进会展城市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新的更有竞争力的方案,在会展招引、产城融合、区域协同发展等领域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更加务实合作,进一步发挥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先导性服务功能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欧云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