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正蓄力——如何看待上半年北京4%的消费增速

2024-08-08 06:22:00 - 中国经济网

转自: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潜能正蓄力——如何看待上半年北京4%的消费增速

近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北京经济“半年报”,作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的消费走势如何,大家很关心。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4%,增速比一季度降低1.8个百分点。这与市民的感受基本一致:疫情平稳转段后的“报复性消费”渐渐平复,超市平价快餐热销、咖啡茶饮纷纷降价、精致餐厅争推优惠套餐等信息显示,追求质价比的理性消费趋势正在确立。

去年年初,消费市场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以餐饮收入为例,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高达37.3%。此后,线下消费继续保持回升,但由于对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担忧,消费者变得更理性、更务实,餐饮企业也纷纷通过降价或促销来应对。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一时火爆,不若细水长流,消费供给转型迫在眉睫。“性价比”不是贬义词,“促消费”要在客观把握新形势、新变化的前提下,针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意愿扬长补短,释放消费潜力。

潜力向何处找?不妨如庖丁解牛,把上半年消费品市场的数据仔细拆分。

首先,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基本持平的态势下有所走低,但升级类的商品消费发展动能依然很强。比如,新能源汽车、金银珠宝和体育娱乐用品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十分亮眼。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也在逐步释放。在政策带动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的零售额增速自2022年5月以来首次转正。

提升商品性消费,依然要向升级类商品寻求更大空间。这其中,新质生产力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消费模式,比如新能源汽车。今年上半年,北京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猛增29.7%。

其次,以新零售、即时零售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模式始终保持增速。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一季度继续提升3.4个百分点。全市重点监测的10家限额以上新零售企业合计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15.2%。

现阶段,零售业态越来越丰富,单一的线下消费已很难吸引消费者走出家门。如何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蓝色港湾的持续火爆出圈提供了不错的借鉴。由于毗邻亮马河畔和朝阳公园水岸,大量热衷户外乐趣的顾客前来露营、健身,带动蓝港餐饮、休闲购物需求节节攀升,成为京城最富活力的商圈之一。

另外,教育文化娱乐等支出仍是北京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尤其文旅消费及假日消费成为关键抓手。上半年,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同比增长48%,电影、话剧、演出票支出同比增长34.6%。

俗话说,产品值钱,服务更赚钱。自2017年以后,北京居民消费重心已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转变。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这也为北京继续挖掘消费潜力指明了方向。

从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看,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6.8%,明显快于商品性消费支出2.5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比上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增加1.4个百分点。

随着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将为服务性消费复苏继续增添动力。

就拿代表未来方向的数字消费来说,手机下单就能叫来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陪老人聊天的专属数字人、漫步式VR体验北京中轴线,不断拓展的数字化应用,正为服务性消费打开新空间,也将成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着力点。

奔着难处去,盯着短板补。当前北京经济外需好于内需、生产强于需求的问题不容忽视,消费品市场回升向好的基础和动力有待进一步稳固与增强。我们期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感;期待消费供给不断完善,满足各层次人群的实际需求;期待培育新型消费的力度继续加大,推动消费市场进一步展露勃勃生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