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之声丨各地“安‘桩’”说明书,说明了什么

2024-08-08 10:16:53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新闻网

各地“安‘桩’”说明书,说明了什么

——消除电动车上楼“顽疾”问题大讨论系列报道之五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一直是困扰社区治理的难题。有些地方摸索出了一些制止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上海,“上班充电、满电回家”成为不少企业员工的幸福事;在武汉,电动自行车的“共享充电宝”投入使用,一块电池可以跑60公里;在苏州,“技防”加“人防”,实现了提早预警,让隐患止于始发……

群众之声丨各地“安‘桩’”说明书,说明了什么

上班免费充电,下班满格回家

防治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的压力往往由居民区承担。由于居民区电动自行车停放比较零散,电动自行车进出小区时间不确定,居民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管理成本往往较大。

在上海,不少企业开始鼓励员工上班时间在企业集中充电,满电回家。甚至不少企业都为员工提供免费充电的福利,大大减少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末端治理的压力。

在安全方面,上海采取“白+黑”模式,对辖区企业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并设置喷淋、灭火设备,确保各个非机动车停车充电点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

此外,上海通过宣传、政策扶持等方式,使更多企业加入“满电回家”行动中,企业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让“一桩幸福事”为更多员工带来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

“以换代充”,15秒换电跑60公里

外卖小哥、跑腿小哥一直是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大军。为了使电动自行车不断电,众多骑手选择购买多块电瓶,将电瓶放在家中充电,以供循环使用。

为减少电瓶在家充电发生火灾的情况,武汉建设了一批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用户只需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柜门便会自动弹开,放入少电电池。几秒钟后,另一个装有满电电池的柜门打开,取出电池、关闭柜门,再把电池装上电瓶车既可,一块电池大约可以跑60公里。

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类似于手机共享充电宝,骑手们在一分钟内轻松完成换电,不仅节约大量的充电时间,而且减少了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换电是一种观念转变问题,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使车辆和电池实现分离,让电池专业运营公司来负责电池的充放电和配售,在每次充放电时则可以对电池做一次安全检测;同时,采用换电方式有利于电池的安全运营,也便于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

“技防”加“人防”,实现长效管理

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除了“技防”外,还离不开“人防”的动态管理。在苏州,小区业主和社区工作人员自愿组建“消防安全小分队”。他们在小区内巡逻,发现电动自行车上楼,会及时进行劝阻和教育。

此外,社区发挥红色物业的作用,以每75户划分为一个微网格,物业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微网格员负责网格内信息采集,对居民家中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非本小区住户的电动自行车禁止进入小区,从源头上减少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

同时,社区和街道定期举办消防安全讲座、知识问答等活动,并组织居民签订承诺书,承诺不将电动自行车推上楼,使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知识深入人心,进一步打造居民自主安全停放电动自行车的良好氛围。此外,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回访,检查居民的遵守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的“梯阻”系统能检测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但如果有人只将电瓶带进电梯,或者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遮挡,系统有时候也无法识别……“技防”失灵的时候,有效的“人防”能快速处置问题。在苏州,物业“巡逻岗”每两个小时就要对楼道进行一次巡查,实现了提早预警,让隐患止于始发。

疏堵结合,解决充电难

要从源头上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关键要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采访中,众多市民表示,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光“阻”不够,还得“疏”。

上海、深圳、长沙等城市因地制宜,积极协调、充分挖掘资源,集中建设充电桩、充电端口,让居民真正实现了“充电自由”。

老旧小区道路狭窄、空间有限,只能因地制宜“螺蛳壳里做道场”,携手业委会、志愿者实地勘查,与区域内相关单位积极沟通协调,“挤出”场地,为居民建设充电桩。

对于空间实在狭小的地区,上海建设了一批智能充电柜来“补位”。居民可选择将车身和电瓶分离,将电瓶放入充电柜充电。

AI辅助,精准识别电纹特征

近日,上海一小区引入AI技术辅助电动自行车智能治理,安装在电表端的电动自行车电纹识别系统可以精准捕捉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的电纹特征,并发出预警,一旦判断到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就会在3秒内给用户断电。试运行期间,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除了电表端利用电纹识别阻断入户充电,该小区还将现有的监控摄像头信号接入AI监控预警主机。AI技术可以通过对监控视频画面设定的场景与已有大数据相匹配,智慧识别电动自行车违停、占用消防车道、电气超温、电气断路、火焰识别、电瓶充电等9种预警场景。

AI技术辅助电动自行车智能治理,解决了社区电动自行车“量大不易管”“进楼难发现”“违规充电无法第一时间制止”三大难题,实现精确化多端预警,即时处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城市的做法提醒我们,解决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应多管齐下,只有多方协作,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顽疾,让居民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梦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