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蝉鸣,探秘夏日黄浦的生物多样性!

2024-08-08 13:01:16 - 消息动态

转自:上观新闻

夏日炎炎,漫步在城市的街道或林间小道,我们总能被那一阵阵鸟鸣虫吟所吸引。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竟也生活着20多种鸣虫,它们的歌声各异,各有其独特的魅力。那么,它们的鸣声如何?在哪些季节活跃?又在何处能够寻觅到它们的踪迹呢?

鸟语蝉鸣,探秘夏日黄浦的生物多样性!

8月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的何祝清副教授,带领着一群好奇的探索者,开启了一场关于鸣虫的奇妙之旅。何教授以我们熟悉的斗蛐蛐——蟋蟀为引,点燃了在场大小朋友们的好奇心。蟋蟀之间的争斗,何教授解释说,是为了领地和配偶的争夺。而关于蟋蟀的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宋宰相贾似道所著的《促织经》便是昆虫学的经典之作。追溯到更早,中国人养蟋蟀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唐朝天宝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蟋蟀常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来临,或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如《唐风·蟋蟀》中的“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清代李四维的“疏篱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以及李白的“鸣蝉游子意,促织念归期。”,都是对蟋蟀的生动描绘。

鸣虫文化中,除了蟋蟀,还有椿象、知了、蝗虫等不同的鸣虫,它们发出的声音,虽然有时被认为噪音,却也是大自然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趣的是,不同地域的蝗虫,其叫声也有所不同,上海的蝗虫沉默寡言,而北方的蝗虫则善于鸣叫。

鸟语蝉鸣,探秘夏日黄浦的生物多样性!

何教授不仅通过现场授课,还借助科研资料的展示,让学员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直观地了解了蟋蟀的产卵过程。由于鸣虫的外骨骼薄而脆弱,何教授提醒大家,在抓捕鸣虫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以保护这些小生灵不受伤害。

在何教授的指导下,学员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左右耳音量的差异来判断鸣虫的位置,并通过辨别不同鸣虫的叫声,来识别它们的种类。在游戏环节中,小朋友们与何教授一起,成功完成了听声辨虫的挑战。

鸟语蝉鸣,探秘夏日黄浦的生物多样性!

授课结束后,何祝清教授并没有让这次学习之旅就此结束,而是带领学员们走进了附近的公园,实地寻找和观察鸣虫,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

鸟语蝉鸣,探秘夏日黄浦的生物多样性!

下午,生物多样性之旅继续启程。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李加男博士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黄浦江的历史、源头、流域面积以及其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黄浦江不仅是上海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城市水上运输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座中提到,黄浦江的水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黄浦江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环境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讲座还探讨了黄浦江沿岸的绿化、水生生物的保护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文化和生存价值的重要性。

最后,讲座呼吁公众参与到黄浦江的生态保护中来,共同维护这条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通过微课题调查的形式,鼓励学生和市民深入了解并参与到黄浦江的生态保护活动中。

鸟语蝉鸣,探秘夏日黄浦的生物多样性!

事实上,此次活动只是区生态环境局、黄浦区教育局联合相关街道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生物多样性科普系列活动内容之一。这个充实的暑期,黄浦区结合开展区域性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建立党建联建、政校合作机制,引进高校优质资源,组织开展面向学校、社区的科普展览、科普讲座、野外调查和微课题调研等活动,全方位地普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鼓励青少年一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和研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黄浦实践,合力擦亮“江河绿”党建品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