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一体化”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

2024-08-08 15:32:00 - 人民论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如今,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呈现出良好的精气神,新一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更是职业技术学院未来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产教融合如何干?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定产业与教育跨界融合的办学导向,坚持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产业视角与教育视角协调统一的发展理念,确立“校企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发展思路,紧扣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如今已构建出高水平产教融合生态圈。通过深入了解不难发现其整个工作推进中亮点纷呈。

“校企一体化”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

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手抓

在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遴选了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63个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四川宜宾市是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也是四川省定位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

紧抓机会、顺势而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和争取市政府及各级部门联合出台《宜宾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支持全市国有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方案》等政策文件近20个,为更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提供了外部支撑;宜宾市委深改委印发《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支持在探索“混合所有”改革、科研项目和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畅通了政策通道。

从实践层面来看,产教“合而不融”的问题仍然存在。职业院校容易“剃头挑子一头热”,部分校企合作停留在协议层面或劳务用工的表层,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产教融合究竟如何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关键产业”和“关键企业”深化融合。精准对接宜宾“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产业集群,构建“绿色能源、智能装备、数字经济、乡村全面振兴、现代服务”五大专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了紧扣产业布局的专业生态圈。同时,抓住产业体系中的“关键企业”工作中,“分层分类、差异化”开展校企合作。首先是紧密依托一批头部企业,紧扣国家战略和产业变革,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然后是紧密联合部分中小型企业,深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协同创新;最后是积极服务一些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挥学院人才和技术优势,着力提供科研、技术、工艺、人才等支持。

“校企一体化”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

改革创新探索“校企一体化”新形式

探索和创新成为产教融合另外一个关键点。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与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来促进“校企一体化”,达成合作新形式。

新形式表现在哪里?

首先是股份制公司合作形式,由宜宾职业学院经营性资产公司与企业、中国酒业协会等外部行业企业合资共建兼具市场化运营属性和公益教育教学功能的公司5个;其次是校中厂项目合作形式企业共建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7个,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首批“助融职教计划”等渠道争取企业投入近5000万元,校企在场地、设备、技术等资源上共建共享,企业运营助力项目实现自我造血。

然后是校办企业资源平台化形式,依托校办企业与二级学院师生共同运营校园信息化运维中心、景观文创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等9个校园资源平台,充分挖掘校园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还有是产教联盟合作形式,学院牵头组建8个产教联盟(职教集团),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区域各层次职业学校,形成了校企集群式发展的良好生态;最后是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合作形式,与大型知名企业探索共建校企混合所有、双主体育人的二级学院,创新校企理事会机制下的二级管理,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活力。

明确方向注重实效,成果逐步涌现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在这方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以产业“需求端”牵引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匹配度和适应性,协调校企双方利益的一致性。

具体抓手在哪里?

首先是构建“就招培”联动机制,服务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宜宾职业学院已建设数字文旅、智轨、畜牧等领域产业学院10个,引入重卡换电、虚拟仿真、智能网联、数字孪生等系列前沿技术实现定制化培训,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学生规模已达到在校生的20%,近40%的毕业生在宜宾就业,80%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其次是打造高能级职业培训平台,服务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需求。不断打造优质培训课程,推进育训结合改革,在畜牧、酿酒、应急管理等领域建设了企业员工培训基地10余个,学院每年社会培训人次超过在校生规模两倍;然后是组建校企协同科研平台,服务产业科研及技术推广需求。针对性组建冬水田研究院、绿色智联农机装备研究院、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研究院等科研平台20个,2022年立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30项,横向科研合同75项,授权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最后是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企业生产项目提质增效。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中厂、厂中校20个,截至目前同步实现企业产值收入和学生生产性实训,满足学生实训4000人次/年。

“校企一体化”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

“双主体”教学实践与“科教融汇”育人途径

何为“双主体”教学实践?

校企协同创设“双线并行,产训同步”实战学习环境,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一是对标企业产线标准建产训平台,学生在模拟生产线上熟练技术技能后再轮转到真实生产岗位上跟师学习;二是实现在线实时教学。通过在线实时画面将企业现场生产工艺传输回学校课堂演示,学生利用校内设备进行模拟训练。

“科教融汇”育人途径内涵何在?

首先是项目案例进课堂,强化产业技术的先导作用,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应用的交汇融合;然后是共建“1+2+3”科创平台,驱动团队互融、平台共建、人才共育;最后是科研转化双创,强化科创竞赛的牵引作用,提升了学生双创能力。截至目前,获双创赛国奖2项、省奖18项,立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29项,授权专利4项。

值得一提的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改革大潮中形成独特的“宜职模式”和典型案例。基于宜宾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和四川省南向开放枢纽门户的定位,布局中老铁路人才需求招收老挝留学生,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校企一体”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育人作用,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与企业开展订单班合作,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综合服务平台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2023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宜宾召开,学院承担宜宾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成效展示近一半的点位展呈任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展示学院的产教融合经验,得到职教界的肯定和一致好评。(王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