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特区微观察:留学人才聚力,南沙与世界“握手”

2024-08-08 18:28: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南沙报道

“我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天然氧吧,下楼就可以露营。”朱奕璇经常和海外朋友这样介绍自己回国后的工作环境,“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里找到一个工作生活可以平衡的地方,很不容易。”

2021年,朱奕璇从法国回国,来到广州南沙,担任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从事智慧城市领域的工作。“我主要负责的就是‘科技出海’,在这个领域我们国家是很有信心和实力的。”朱奕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南沙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顶尖留学人才加速流入南沙。数据显示,南沙区2023年国家重大引才项目入选数占广州全市1/3,今年以来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数量同比增长80%。

“先是有平台才会有人才。我们实验室的年轻人拥有承担省市级,甚至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机会。”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教授杨华勇介绍,近年来,实验室引进海外博士后人才的占比也有所提升,“在海洋科技领域,过去国内外的交流还是比较少的。”

“我们的业务开拓到了海外,需要的留学人才涉及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多。”联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浩宇介绍,公司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车联网服务主力企业。

开放包容的环境和前沿创新的平台,让留学人才“用脚投票”来到南沙。他们又成为了一股关键力量,在科研、商贸、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促成南沙与世界“握手”。

国际化人才特区微观察:留学人才聚力,南沙与世界“握手”

为何回国:创新包容的新城更适合年轻人追梦

在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公交车在道路上行驶,现代化商务楼宇坐落在城市园林间,游人三五成群在江畔绿地露营游玩,江面上不时有皮划艇、帆船和鹭鸟经过……这就是朱奕璇日常工作时看到的景象。

目前,灵山岛尖智慧城市新基建项目已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和城市管理的融合,而中科智城正是项目核心技术合作企业之一。今年7月,南沙明珠湾起步区宣布打造全国首个全空间全要素无人体系超级示范应用场景,一个现代都市、无人科技、自然环境融合的未来城区呼之欲出。

朱奕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通过公司海外项目和“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共建项目,有不少外国科技人才也到访南沙,亲身感受智慧城市科技将创造出巨大价值,南沙的包容文化也让不同背景的人都感到舒适和受欢迎,“甚至有的人还不愿意走了!”

近年来,留学人员毕业后首选回国发展趋势明显上升。领英《2023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约84%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首选回国发展,占比较上年进一步增加。根据猎聘和世界青年峰会联合发布的《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展报告》,留学人才毕业后选择回国的原因中,排名前三的是回国与亲人相互照应、回国有归属感、在国内更有发展前景。

“每一届留学毕业生都面临回国还是留下的选择。我之前在法国成立波城学联,所以每年都会有学弟学妹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很多国外的科研项目经验优势,回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朱奕璇大学本科在法国高校就读,之后在攻读硕士和工作期间,还收获了欧盟多国和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各地的多彩人生经历。谈及为何回国并且选择南沙,她介绍,智慧城市是自己很感兴趣的前沿科技领域,南沙开放包容、创新实干的环境更利于人才发挥和成长。

杨华勇认为,南沙对于海洋科技人才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平台。南沙区位优势明显,具有优越的码头和港口资源,为海洋科研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广州海洋实验室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为年轻人提供了承担省市和国家级项目的机会,这既是一份责任与压力,更是难得的成长动力。

据介绍,南沙区围绕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在全省首创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支持和服务举措。在“真金白银”支持方面,南沙区给予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最高1000万元人才奖励,给予新引进学历人才和技能人才最高12万元生活补贴,给予博士后人才最高75万元综合资助。南沙区在全省率先设立“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和“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让“数据多跑动,人才少跑动”,将涉及28个部门495项人才服务事项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

今年7至11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也正在南沙举办。赛事宣布将邀请钟南山、董明珠等24名院士和明星企业家分别担任创新专家、创业导师,并且发布了第一批39个企业张榜项目需求,涉及总投入1.97亿元,企业奖励金额达1069万元。据悉,近两年,南沙区博士后平台总量增长60%,总共达38个,每年新招收博士年均增长50%,在站博士后170人。

“南沙给了人才一个安心做科研的环境。”杨华勇还分享道,“南沙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位置,但是房价不算太高。在政府和单位的人才政策支持下,实验室很多年轻人都能够在南沙买房,解决了安居乐业的问题,这其实对于实验室人才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安全保障。” 

为何“走出去”:国际化人才更擅长促成国际合作

日前,广州欧美同学会南沙分会(简称南沙欧美同学会)、广州南沙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会举行换届仪式,杨华勇、许浩宇、朱奕璇都积极在第二届理事会任职。南沙欧美同学会与澳门博士智库、香港博士智库、东莞欧美同学会、深圳市福田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中科智城、广东海丝研究院等9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据介绍,南沙欧美同学会现有会员近200名,来自全球排名前列高校、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会员占总人数比例约40%,任职企业高管的会员占总人数比例约20%。“我首先会推动在‘海洋口’人才的调研活动,推动南沙落地更多好的人才发展机制。”杨华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东提出打造“海上新广东”,广州也提出要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南沙留学人才在海洋领域施展才华,为大湾区和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广东联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将总部迁至南沙,并且逐步将过去分散国内各地的核心研发技术团队集中管理,团队、办公场地规模和公司营业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估值突破13亿元。许浩宇在美国学习工作了数十年,回国创业之后,发现自己刚好踩在了中国科技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坐稳“世界第一”的宝座,联想懂的通信的海外车联网服务业也迎来了迅猛发展。许浩宇说,“出海业务发展得非常快,我们也意识到拓展这块业务时最缺的就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科技人才。我们需要既懂技术,又熟悉当地文化、政策,能够跟国外客户交朋友,还要帮助公司规避风险、开拓业务、经验丰富的人才。”

面向全球发展机遇,国内企业还需要更多的留学人才。在2023年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欧美同学会全球“百城同台”海外英才招聘会、海归人才招聘会等招聘活动,累计提供了超过1.5万个招聘岗位。

“开放”是南沙的基因,南沙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更是要打造一个与全世界人才交朋友的平台。

2023年6月,南沙发布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涉及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金融、会计税务、法律服务、规划、建筑、文化旅游、社会工作、休闲体育、航运物流等重点产业,并且与南沙现有人才政策体系“无缝”对接,精准提高境外专业人才在南沙执业的便利度,也推动了南沙人才评价体系融通港澳、接轨国际。

以协同港澳为契机,南沙区政府还联合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澳门专才发展学会在三地共同揭牌成立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今年以来,南沙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南沙)建设为抓手,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已与25家大湾区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7月底,香港管理专业协会在南沙落地南沙创新论坛,协会总裁胡志君表示,今年协会已促成了两轮、近百名国际知名企业的管理人才来南沙交流,包括周大福珠宝集团、香港电讯、香港中华煤气企业高管,以及往届HKMA/HKT环球创新奖获奖企业代表。

胡志君多次从香港来到南沙,她注意到,南沙正在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所在的区域,建设一个港式国际化社区,“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越来越紧密,南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桥梁。我们在南沙感受到了与政府交流合作的开放与高效,这也是协会积极推动全球人才来南沙寻找合作机会的原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