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未报送年报案件,1万多件!看各地市监局都是怎么处罚的

2024-08-08 17:24:22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老梁市监论谈

不同地区的市监局查处企业未报送年报案件的积极性不同,法案书团队统计了10724起企业未报送年报的相关案件,发现企业未报送年报案件在时间、地域、处罚种类、罚款金额上存在四大特点。

阅读指南

1.一万余起相关案件的检索与收录说明

2.一万余起相关案件的分布特点

(1)案件主要分布时间为2022年

(2)山东、天津、辽宁、浙江四地案件数量较多

(3)常用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件等

(4)98%以上的未报送年报案件罚款金额在5000元以内

3.三大典型案例介绍

4.总结:处罚案件数量庞大的四大原因

一万余起相关案件的检索与收录说明

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3条的规定,市场主体应当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若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公示或者报送年度报告的,根据该法第70条的规定,由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历年来,因未报送年报而受到处罚的市场主体数量庞大,也是市监局登记部门的一大重要职责。据此,法案书团队统计了2022年-2024年的1万余起未报送年报的相关案件,对案件分布的省份、处罚种类和罚款金额进行了统计。

一万余起相关案件的分布特点

1.案件主要分布时间为2022年

据统计,收录的相关案件中,超50%的案件处罚时间为2022年,具体呈现为如下形式:

企业未报送年报案件,1万多件!看各地市监局都是怎么处罚的

2.山东、天津、辽宁、浙江四地案件数量较多

据法案书团队统计,1万余起因未报送年报而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件中,山东、天津、辽宁、浙江等地案件数量较多,超1000起;广东省案件数量超500起,河北、福建、甘肃、陕西、广西、贵州、湖南、安徽、河南等地案件在100起-500起之间,重庆、北京、吉林、陕西、内蒙古、海南、宁夏等地相关案件数量较少,西藏、青海两地暂时没有相关案件。

具体情况请见下图:

企业未报送年报案件,1万多件!看各地市监局都是怎么处罚的

3.常用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件等

对1万余起相关案件的行政处罚种类的统计中,发现实践中,使用较多的针对未报送年报类案件的行政处罚方式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件、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此外,也有部分案件当事人因未报送年报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具体情况请见下图:

企业未报送年报案件,1万多件!看各地市监局都是怎么处罚的

具体来看,企业因未报送年报而被吊销许可证件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主体经营情况不佳、经营不善(或空壳企业),企业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一般来说,企业被吊销许可证件后,应当启动注销程序。此外,列入失信名单对企业的影响较大,实践中这种方式操作上较为简单,也是执法部门通常采取的处罚方式之一。正如后文所述,企业通常是由于失误、经营情况欠佳、耽搁等客观因素而未按时报送年报。

4.98%以上的未报送年报案件罚款金额在5000元以内

在4419起最终处罚结果为罚款的案件中,罚款金额主要分布在5000元以内,占比高达98.57%。此外,罚款金额超过一万元的案件共有11起,罚款金额在5000元到1万元之间的案件数量占比1.18%,具体情况请见下图:

企业未报送年报案件,1万多件!看各地市监局都是怎么处罚的

三大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1.德阳市市监局查处德阳某机电工程公司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和报送年报案

【基本案情】

2023年2月20日,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发现当事人于2022年4月27日同时报送了2020年度和2021年度的企业年度报告,被系统于2021年7月11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处罚结果】

当事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和报送2020年度报告的行为,违反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3条第一款的规定,系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和报送年报的违规行为。根据该法第70条,市监局决定对其罚款1000元。

案例2.漳州市市监局开发区分局查处某数字文化研究院逾期未年报案

【基本案情】

2023年7月21日,开发区分局接到注册科提供的2022年逾期未年报并移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名单,其中,当事人经多次提醒仍未按时年报,违反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3条的规定。

【处罚结果】

开发区分局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70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罚款6000元。

案例3.西宁市城西区市监局查处青海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未按规定的期限报送年度报告案

【基本案情】

2023年9月12日,西宁市城西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青海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报送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处罚结果】

当事人行为违反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3条的规定,属于未按规定时间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违法行为。根据该法第70条的规定,西宁市城西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总结:处罚案件数量庞大的四大原因

据统计和了解,未报送年报而被处罚的案件数量如此庞大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经营主体或市场主体体量大,处罚数量随之增加。据了解,2023年我国市场主体实有户数为1.84亿户。该数据一方面说明市场监管的查处未报送年报行为的工作量较大,每一个企业都进行处理显然不现实,因此根据情节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表明10724起案件较总数(1.84亿)来说,占比并不算大。

其二,企业缺乏按时报送年报的意识或因疏忽耽搁。实践中,企业若有按时报送的意识,年报报送操作起来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不费时费力,但有时候企业缺乏按时报送的意识,或者疏忽而耽搁等原因。

其三,与企业的经营现状相关。对于有些企业来说,之所以不报送年报可能与其具有现状有关,比如想换个行业或领域,又或者计划退出市场等。对于这些经营不善或经营情况不佳的企业来说,按时报送年报依然是法律规定的义务,除非企业已经注销。

其四,与市监局的监管理念和监管要求相关。根据目前的现状,不同地方监管部门对未报送年报行为的要求和处罚力度不太相同,有的地方可能监管力度较大,倾向于严查、严管,有的地方对于未报送年报的行为可能监管力度较小,或基于营商环境等因素,最终处罚金额也会较小。

总的来看,市监局对未报送年报行为进行查处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约束、督促企业自觉、自愿、主动完成年报报送工作,提高市场主体年报报送率。

来源:法案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