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和浙江新建的高速公路,为什么要前面加上“智慧”二字?

2023-10-18 10:35:3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江苏和浙江新建的高速公路,为什么要前面加上“智慧”二字?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提出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总体架构和主要技术指标,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长三角,智慧高速正成为高速公路发展的新趋势。

近期,全国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测试路段在江苏苏州投用;在浙江,杭绍甬智慧高速年底有望建成通车;今年,安徽将加快开展宁芜高速改扩建路段和合宁智慧高速建设,预计年内开通180公里智慧高速。

16日至20日,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在苏州举行。苏州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座代表中国举办该大会的城市。作为智能交通世界大会重要成果之一,全国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在苏州投用,该项目覆盖苏州交投集团所属绕城公司管辖的苏台高速S17(黄埭互通—湘城枢纽)、沪宜高速S48(湘城枢纽—阳澄湖北互通),双向合计56公里,其中能达到L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路段为6.5公里,布局在渭塘互通至湘城枢纽单向路段。苏州交投集团安全企管部经理助理吴鑫介绍,此次测试路段投入使用,在项目所属全息感知路段,智能网联车可开展L4级别自动驾驶场景测试,即驾驶由机器接管,除某些特殊情况外,一般无须驾驶人干预。

今年7月1日,该智能网联化改造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对上述路段进行智慧化升级,在55个点位布设270套感知设备。9月下旬,项目完成硬件施工与软件部署。在该段高速公路两侧,记者看到一排不起眼的小设备,分别是智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其构成一套智能高速路侧感知单元,可对该路段所有交通参与者、路况等信息瞬时采集和发送,包括对突发事件、道路状况的高效监测。苏州智能交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俊说,通过这些路侧设备,能够提前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一些视线看不到或者视线盲区的信息,也能把交通现实路况信息发送到车辆。此外,该路段还可通过打造智慧高速平台,为交通、公安等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智慧高速监管服务,同时在具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属性的同时,开展运营模式探索。

该路段投用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可以为汽车主机厂商、算法厂商、设备厂商等提供所需高速公路场景测试数据,形成从智能网联城市道路到高速路段测试的场景闭环。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相城区高铁新城的智能车联网企业,主要为物流重卡提供能够实现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系统,未来该公司将有望从该智慧高速中受益。

此前虽然苏州高铁新城已开放面积28.9平方公里、道路里程162公里,用于有条件开展“主驾无人”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但城市道路并非重卡主要应用场景,往往距离高速公路口几公里内的仓储或物流基地才是其重要目的地,因此高速公路才是重卡的重要应用场景。该公司总经理容力介绍,智慧高速可以为无人驾驶企业提供车路协同功能,帮助企业进一步解决高速驾驶场景中的突发状况等“长尾”问题。

再看浙江,预计今年底,连接杭州与宁波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有望建成通车,其设计时速120公里,并预留时速140公里最高限速实施条件,未来从杭州开车到宁波有望仅需约1小时。杭绍甬高速自开工便头顶“智慧高速”光环,除依靠智能系统实现运行速度提升外,此前浙江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曾介绍,该高速公路近期将实现多车道自由流收费,简单说就是经过收费点或天线区域时无须减速,并且全程不设收费站。此外,杭绍甬高速还将构建人、车、路协同系统,远期将全面支持自动驾驶,甚至可以结合无线充电技术实现边行车边充电。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苏州投用高速路段为后期改造,更突出场景测试,这条高速公路上不少重卡的目的地是太仓港等港口,因此对于重卡等货车在高速应用场景的自动驾驶测试意义重大;而杭绍甬高速为新建高速公路,并在建设过程中集成部分智能装置,目前主要功能是支撑高限速行驶。

以苏州路段为例,其投用也是苏州智能车联网产业集群做优做强的重要基础。其中,智能车联网产业是相城区重点打造的三大产业创新集群之一,相城区目前已聚集相关企业超200家,去年相关销售额近200亿元,增速超60%。今年6月,江苏发布全国首个面向普通公路的《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建设及应用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则由相城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根据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道路建设工程实践编制。

无论是智慧高速还是智慧公路,无论是改造还是新建,长三角相关实践和经验值得观察和借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