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索更高效、更智能的数字支付安全解决方案

2024-10-18 20:01:29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转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不断深入融合,催生出更加多元、丰富的数字金融场景,金融生态呈现出更多的差异性和动态性。

支付是金融服务的基础环节,立足卡组织的产业核心和枢纽角色,中国银联深耕卡组织网络安全技术与标准建设,不断探索金融科技的新边界,以更加安全高效的支付网络体系助力构建数字金融安全生态。

安全高效,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中国银联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以“支付为民”使命为指引,保障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安全稳定,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历经十余年的自主研发,中国银联构建了一套兼容并蓄、高效灵活的技术架构,并实现了对核心技术架构的源码级深度掌控。银联还成功打造了UP系列产品生态,该生态涵盖了云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关键领域,并成功获得了国内外多项专利授权。目前,银联95%以上的业务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均采用UP系列基础软件进行构建,为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银联将核心技术能力产业化,通过银联云对外开放,为合作方提供一站式金融级云安全解决方案。

决胜数字化转型,业务连续性建设是关键,强大的高可用和容灾能力使得金融机构在突发情况下更具“韧性”。银联凭借技术架构与管理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构建了全面、高效、灵活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在该体系的赋能下,银联实现了重要系统的异地多中心部署,并通过一键式切换平台,实现了应用系统的自动切换。同时,银联还采用磁盘阵列保障数据的冗余性,并通过物理磁带或光盘对长期归档数据进行加密归档,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有效性,最大化保障数据完整性。

为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银联每年开展千余次的压测演练和突击式演练,定期检验人员、场地、资金、设备、设施等资源配置的完备性,提升异地互备岗位事件处置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银联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与网络、电力等重要外部运营商的应急联动能力,提升业务中断风险的预测和快速应对能力。

深化合作,共筑数字银行安全防线。面对金融IC卡安全性的严峻挑战,中国银联积极响应,在人民银行和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成功构建了金融商用密码应用机制,实现了规模效应。

银联不仅聚焦于IC卡底层架构的技术难题,更联合业界精英,共同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卡操作系统技术标准及其配套检测体系,为金融IC卡安全筑起了坚实的技术屏障。

在保障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安全方面,银联同样不遗余力。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芯片研发及检测机构等紧密合作,深入探索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推动产品研发与技术验证,加速产品应用与市场拓展,自主构建了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的基础核心架构,确保其安全可靠,为数字金融的场景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数字银行应运而生,以其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的青睐。然而,数字银行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交互带来的安全隐患。银联敏锐洞察到这一挑战,积极研发安全前哨技术方案及标准体系,确保数字银行的应用方能够合规、公平、安全地使用数据。

在安全前哨的框架下,银联构建了详尽的金融数据分类分级库,通过智能算法识别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实现精准管理。同时,针对敏感数据的脱敏处理,银联开发了智能推荐与多维量化评估系统,确保数据在传输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银联还利用知识图谱、模型训练等技术手段,构建了高效的数据日志审计体系,实现了对数据处理风险的实时监控与精准预警。在敏感数据溯源方面,银联更是应用了先进的数字水印技术,实现了对数据载体的有效保护及敏感数据的追踪与溯源。

前瞻布局,引领数字科技新潮流。作为中国金融科技的领军者,银联瞄准前沿创新技术,持续开展研究攻关。在隐私计算、人工智能、量子安全等热点领域,银联均有所布局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隐私计算方面,银联不仅建设了隐私计算平台,还牵头推动金融业隐私计算的互联互通工作,为小微企业风险评估等应用场景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银联还提出了基于机密计算代理网关架构的敏感数据安全存储方案,为金融数据的安全流通与合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也获得“科创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等奖项。

在人工智能领域,银联充分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处理海量数据,通过深度分析语法语义实现智能化行为判定与关联分析,显著提升了攻击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

而在量子安全方面,银联更是未雨绸缪,提前对量子计算的安全威胁进行评估并开展后量子密码算法的预研与测试工作,为应对未来的量子安全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