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第19位
1月17日,2023年云南省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传达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去年,云南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较上一年提升2位,排名第19位;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23户,增幅25%,增速名列全国前茅;技术合同成交额219.2亿元,同比增长106.6%;省内银行对科技企业的贷款余额超500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163%;21家保险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保险保障512亿元。
新增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50户
2022年,云南省着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发展高地。全省高新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123亿元、工业总产值4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2%、24.80%。同时,强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科技入滇,通过科技入楚活动签约项目150项、签约投资额超过600亿元,在红河、保山、丽江、临沧4个州(市)开展科技入滇常态化机制试点,科技招商引资协议总投资金额50.72亿元。与国外共建12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选派40名国际科技特派员赴周边国家开展科技服务。
产业支撑引领能力持续提升。在新材料、绿色能源、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40余项,开发重点新产品(新材料)及新装备30余个。云南花卉品种、技术、标准数量及推广应用居全国第一,洋桔梗人工种子培育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国外垄断。
人才、企业是重要创新主体和要素。去年,云南省出台《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9条措施》,实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行动,对1900余家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培育辅导。省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数居全国第11位、西部第2位,在省股权交易中心开设“科技创新板”,47家高企入驻挂牌(展示),促成银行对90余家企业授信5.4亿元、贷款3.6亿元。实现新增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50户;通过评价入库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94户,同比增长52%。
此外,资助15项院士自由探索项目,支持12位在滇院士牵头实施稳增长研发项目。“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专项选拔推荐省科技领军人才4人、高端外国专家20人、创新团队32个;选拔省“两类人才”培育对象162人,授予人才称号130人;实施国家和省外专项目52项、引进外国专家98人;推荐52名人才申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00项以上
会议提出,未来五年,是云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向扩大开放要活力、向科技创新要动力的关键五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做好强体系、强人才、强原创、真改革等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2023年,将重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激发区域创新动能、扩大开放合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10个方面持续发力。
将实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力争在绿色能源、电子信息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争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省级财政将安排38.1亿元,主要支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技研发平台投入力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户,力争净增570户以上,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户以上,发布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50强年度榜单。要强化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加持赋能,打造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升级版,加快形成“云科贷”品牌系列,实现科技贷款规模达15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00亿元以上,有贷户数2500户以上。将培养支持科技领军人才8名左右、高端外国专家20名左右、顶尖团队3个左右、创新团队20个左右,选拔省“两类人才”160人左右,选聘科技副总50人以上。
在平台建设和扩大开放合作方面,2023年,全省将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给予500万元一次性补助。力争新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个以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个以上,遴选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12家以上,力争实现新型研发机构州(市)全覆盖。将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加强东西部合作对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实现400项以上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云南省还将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将打造“一个优势特色产业”,以疫苗产业为重点探索生物制品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创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家级疫苗研发中心。建设“一个创新联合体”,推动三七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力争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3500亿元,增加值达1100亿元,平均增长10%以上。 记者张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