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2022-11-18 21:38:32 - 市场资讯

来源:南风窗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作者|南风窗高级记者 施晶晶

这些天,一场事关国民心血管健康的争议引发关注。

争议焦点在于:要不要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从140/90mmHg下调为130/80mmHg。

事发于11月13日,一份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5家专业学术机构背书、百余名医学工作者署名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提出:推荐下调标准,并就12个相应的临床问题给出说明和依据。

这份以“指南”命名的文献一出,舆论场上就热议:“一觉醒来突然高血压。”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下调(截自《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据了解,若以“新指南”为标准,被划入高血压的成年人数预计激增2.43亿,总数接近5亿,这也意味着,约三分之一的国民将成为高血压人群。

但很快,包括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刘力生在内的另一批权威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应该维持现有标准。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文澄清:“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也就是说,时隔仅两天,很多人的血压又重新达标了。

一场乌龙的标准调整,引起公众一场虚惊。不过据媒体报道,“新指南”核心成员回应质疑: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没拿药企一分钱。

比起专家们的学术争论,对公众来说,困惑和混乱更容易让人血压上升:

究竟血压多高才算高,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国内外不下10部的“高血压指南合集”,每一份看上去似乎都是权威,建议的标准却不一致,该听谁的呢?

变动

高血压很常见,它是中国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类慢性病,也是诱发中风、心脏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了一个并不为大众所知的现状:在中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成年人只有实际人数的一半,进行治疗的仅有四成,治疗后控制住病情的不到五分之一——这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水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赖宇星告诉南风窗,高血压不一定有症状:“识别高血压,不能光靠身体去感觉,有些人甚至血压已经非常高了,都没有头晕头痛乏力的表现,有的等到中风了才发现。”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后知后觉,这是提升高血压防治水平的一大阻碍。

“识别高血压,最简单的就是定期测量血压。”赖宇星说。

心脏有节奏地膨胀收缩,推动血液流动,同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压力。当心脏收缩时,产生较高的收缩压,心脏舒张时,产生较低的舒张压,这两个压力值就是判断血压是否正常的两个指标。

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发起国内首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那时,收缩压/舒张压高于140/90mmHg就成为国内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此后虽历经2004年、2010年、2018年三次修订,期间又有其他机构的多个高血压相关指南出现,但这一标准沿用至今,已有23年。

11月13日的“新指南”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领头,“新指南”推荐的标准是130/80mmHg,将现行140/90mmHg的两个指标分别下移了10个单位。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这个标准一旦落地,“新指南”预计,2.43亿成年人将成为高血压群体的新成员。

与此同时,如果全民血压都能完美顺应这一新界线降下血压,也有好处。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指南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mmHg,或舒张压每降低5mmHg,死亡风险降低10%~15%,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风险也下降得更明显。

但考虑到标准的影响深远,如若调整,应当是件极其谨慎的事。

从出身上看,这份“新指南”来头不小,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5家专业学术机构背书、125名医学工作者参与、又发表在了权威学术期刊上,又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住了册。

原文称,之所以推荐下调标准至130/80mmHg,“主要基于观察性研究、临床试验和卫生经济学评估积累的证据”。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新指南”收集了4项前瞻性的学术研究,认为对于血压处在“推荐标准”和“现行标准”之间的那部分新高血压人群(也就是收缩压在130~139mmHg、舒张压在80~89nnHg的人),用降压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相对风险。

其中一项研究显示,收缩压在130~139mmHg的中风患者,接受降压治疗,中风就不容易复发了,类似受益的还有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但在这可能的2.43亿人里,人数这么多、年龄和身体状况各异,具体应该怎么介入和治疗,要不要吃药,显然不能笼统指导。

其实,“新指南”也没有建议他们都去吃降压药,而是指出:他们之中,年龄在35岁以上的,约有22.7%的人需要吃降压药,预计总人数为3990万。

而对更多的人来说,改善生活方式,仍是基础的、必要的干预,应当通过饮食(吃低钠盐)、运动、减压、减重、戒烟限酒来实现。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至于现行标准血压那些高于140/90mmHg的人群,《指南》则推荐,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药物介入的时机也比现有标准进一步强化了。

11月13日的线上汇报直播中,指南制定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赵冬称,血压处在推荐标准和现行标准之区间的多为中青年,而下调诊断标准,是把防线前移,抓住预防的关键时期,并且也有医学证据支持他们能够获益——在多个场合,“新指南”的多位成员都表达了类似两个观点。

争议

但不同的声音很快出现。

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刘力生通过医学信息平台“医学界”表达了看法: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指出,血压在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内,药物治疗会取得明显收益,若没有严重疾病,仅推荐改善生活方式来调节血压。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不符合我国高血压控制的国情,还会大幅增加高血压防控的负担,如果采用130/80mmHg的标准,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将从15.3%降低至3%,不符合“持续提高我国高血压控制率”的规划要求。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一名接近刘力生的知情人士告诉南风窗,中国高血压联盟将推出2022年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舆论场上,更多的异议集中在:达到140/90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成年人尚且没有积极配合干预,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界限,能在多大程度上加强民众对高血压的重视?

此外,面对激增的新患者,基层医生的诊疗管理压力大、人手不足、医保基金分配的问题又会加剧。

赖宇星也对南风窗表达了他的不理解:“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或者知道有高血压,吃药也不规律,相当于是在高血压治疗方面,我们连温饱都没有做到,就去追求小康的目标。”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争议出现之后,“新指南”的一名核心成员通过《经济观察报》回应,重申了“关口前移、早期干预,这是正确的路”。其为外界“下移标准医学证据不足”的质疑作辩护,声称对研究结论、指南质量很有信心:“140/90mmHg的证据更强,但是这不表示130~139之间证据就不足,这是两码事。”

11月13日,“新指南”一经发布,药企股价应声上涨,针对是否有利益关联,这名成员称:项目经费是独立的,“从来没有要企业的一分钱”。

“新指南”今年7月发表的计划书显示,该项目受国家卫健委委托,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工程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金支持。

前述成员重申,需要吃药的群体人数远没有2亿之多,降压药的价格也不构成负担,“一片药才几分钱、几毛钱”。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一位67岁的高血压患者告诉南风窗,她每个月花在降压药上的钱,原价大约二三十块,后来她办了特殊门诊,每月只需要支付不到2元钱。

争议几天后,标准的问题迎来一锤定音。

15日晚,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发文称: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仍以血压高于140/90mmHg为准。“新指南”是研究成果,而非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卫健委还没有给我们下达130/80mmHg这个指标,我们还是按140/90mmHg进行控制。”赖宇星告诉南风窗。

听谁的?

围绕高血压标准下移的争议和讨论发酵的这些天时,一时间,国内外不下10部的“高血压指南合集”也出现了:美国的、欧洲的、国际的、世卫组织的,防治的、合理用药的、基层防治管理的……

除了美国在2017年把高血压重新定义为≥130/80mmHg之外,欧洲心脏病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世卫组织建议判定高血压的范围仍是≥140/90mmHg。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美国的特殊,原因在于它较高水平的“前期工作”。

高血压疾病的诊治有三个指标,知晓率、治疗率、治疗控制率。数据显示,2017~2018年,美国在上述三项指标上,做到了70%左右的水平。这大大领先美国以外的地区。

也就是说,美国调整标准是基于它更好的防控现状,但即便如此,美国疾控中心也提示:用于诊断高血压的指南可能因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而异,它并没有抛弃140/90mmHg的标准。

“新指南”强调,它是一份区别于传统指南、更符合指南制定主流趋势的“循证指南”(循证即:一切医疗行为都需要证据支持,强调科学可靠,区别于依靠经验积累)。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不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跃进在《循证医学时代的尴尬与对策》指出过其中的局限:

循证医学过于原则、宽泛,对具体操作无指导作用,离真实世界中纷繁复杂的个体病例有差距,疗效差别也不小。基于循证医学研究制定的指南,只能回答临床中“该不该做”的问题,不能指导“如何做”“如何做最好”的问题。有时,指南太多,更新太快,医生对诸多知识“消化不良”,甚至会影响疗效和预后。

杨跃进认为,在指南与实践冲突时,必须以患者风险最低、安全性最高为准则,抛开指南而遵从个体化实践,将循证医学和个体诊疗有机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名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也对南风窗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临床治疗以诊疗指南为基本依据,参考专家共识,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重点是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不可能完全按照指南来看病,因为指南有普适性,病人有特殊性。”

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尽管140/90mmHg仍然是控制高血压的一条标准线,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例外。

赖宇星举了一个例子:“7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血压控制太低,有可能出现乏力、头晕、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所以他们控制在150/90mmHg以内,也可以了,也没有说太苛刻,因为如果脑缺血导致脑梗,对他们来说更严重,所以要权衡利弊。”

赖宇星认为,维持140/90mmHg,这是针对大多数人的标准,“如果有条件(如:没有任何异常病症),控制到130/80mmHg以下就更好了。”

指南、共识虽多,但坐在你面前的那位医生,才是最了解你的身体、为你的健康负责的人。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