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库论坛|尝试探索建设科技创新特区
转自:上观新闻
2024年11月2日下午,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指导,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上海数据研究院共同主办,“复旦大学-金光集团思想库”支持的“上海智库论坛·上海数字科技产业发展之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于数字科技产业的治理、安全与发展的统筹,以及政策需求与发展建议,共同探讨上海数字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建议和实践指导。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昊致欢迎辞并分享了发展研究院在数字科技领域的研究布局和在数字科技应用场景落地方面的实践成果。上海数据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朱扬勇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数据领域新型智库的建设要更紧密结合政策、法规、产业布局等领域的工作,为社会和政府提供智力服务。
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底座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王资凯在研讨中认为,模型对齐成本、AI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习惯对AI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协同方面的优势是未来AI发展的重要基础。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石建宾认为从数据上看,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规模不小,但产业整体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要遵循一般规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高级业务主管、高级工程师樊威认为,强化对人工智能数据产业的支撑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上海信投副总裁山栋明认为人工智能数据结构的变化和技术挑战需要引起特别关注,AI技术路线和生产关系都需要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数据生产力要求。
科技创新与生态重塑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邵翔指出部分科创赛道存在过分拥挤、资本错配等问题,导致效率不足的现象,需要在保证市场竞争的同时,促进行业内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整合,营造健康的行业生态。应进一步打造“耐心资本”,不仅仅是对企业有长期的持有计划,更需要给科技创新企业一定的失败及容错空间。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昊教授指出,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地缘政治和地缘技术态势的复杂性不断上升。我国科技企业需要前瞻性地研判相关领域的压力,在全球创新生态重塑过程中寻找新机遇。上海需要利用其在人才、资本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建设科技创新特区,以保持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黄丽华教授认为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企业需要适应数字化趋势,明晰自身定位,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数据赋能与数据服务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认为应加快推动公共数据向社会赋能、向企业赋能,让企业把公共数据利用起来并形成供给使用的循环,应关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面临的政策和实践痛点,降低企业获得公共数据的成本,促进产业发展。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员林梓瀚认为数据跨境流动的逻辑和经济形态,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和政策问题。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贸易将成为新的经济形态,需要新的监管机制和测算方法来适应这一变化。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黄宇凯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质量的数据却越来越难以获取。数据服务行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投入,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求。
数字产业与场景应用转化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产业发展与生态部专家黄井强认为,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需要持续加大生态投入,以及考虑算力、存力、运力、绿电力等多方协同,通过系统工程提高AI集群可用度。上海市数据局城市数字化转型处闫玮凯认为,一方面,面向城市中复杂场景与复杂系统可以通过数据价值挖掘来提升管理韧性;另一方面,统筹发展与安全,通过规则、技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措施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翔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战略赛道,在大模型和通用机器人技术的支撑下,在商用、家用和工业各场景中的应用正在加速,兼具技术和商业价值。
数据安全与数字治理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网安所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博卿强调,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深入,网络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对于保护企业和用户的数据安全至关重要,这是确保数字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熊贇教授认为,数据安全性是关键问题,构建国产化生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