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协同攻坚 孵化创新增量

2024-11-18 15:33:38 - 医药经济报

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后,从中央到地方的支持政策,全面覆盖药物研发、医保支付、药品配备使用及投融资等各环节,为创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接下来,业界攻坚的新方向将落子何方?多位头部企业代表就此展开了智慧分享。

源头协同攻坚 孵化创新增量

布局差异化管线

Q1:目前,基础研究薄弱、靶点过于集中、关键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是横亘在源头创新之路的“三座大山”,创新转型该如何破局突围?

崔霁松:创新药的美丽在于它能点亮患者的生命之光,助力重返美丽人生。如B细胞淋巴瘤领域创新BTK抑制剂奥布替尼的骨架中心为单环而非稠环,独特的结构使新药具有高度选择性。这些结构设计在治疗自免领域具有很大潜力。

刘建:当前研发创新转型亟待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将上游投资机构、下游产业及中间链路的创新成果串联起来,但在这个过程中,差异化源头创新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需引起高度重视。就管线布局而言,头部企业还需整合产业链创新链资源,构建大规模、全球多区域临床试验的能力,这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竞争优势之一。此外,产业碎片化也是研发同质的一大掣肘,传统的单打独斗已逐渐褪色,亟待产学研用资“军团式”协同创新。

商业化困局待解

Q2:人力是创新的根基,创新转型对企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崔霁松:真正的高水平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需要拓路前行守初心。创新药开发存在着投入高、节点多、历程长、失败率高等特点,且新药上市后还需超过3亿美元的投入进行商业化,企业风险很大。因此,要注重海内外高端人才的梯度培养,将人才队伍建设与一体化生物医药创制平台融合,构建未来竞争力。

颜杰:传统仿制药企业转舵攻坚生物医药并不容易,面临业绩压力,我们通过降本增效、创新及全球化布局,慢慢走出增长低谷。如今公司在已上市新药、全球化布局、研发投入、管线布局等方面有了显著变化。而这些转变的动能来自于人力资源的创新,通过吸纳全球优秀人才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目前有3个创新药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开展临床试验。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创新转型的根本。

Q3:随着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商业化资源该如何投放?

刘建:在商业化环节应一品一策,创新药“出海”因前期投入大,若自建商业化团队需要手持多个产品组合,方能控制成本;反之,若只是单品突击,最佳的方式和策略还是借力,与当地商业伙伴合作开发市场。

培育专利竞争力

Q4:医药行业加速参与全球竞争,企业培育新型竞争力关键抓手在哪里?

杨大俊:创新药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患者需求和市场需求,在鼓励政策及产业资本的加持下不断优化产业链与生态系统。其中,核心价值就是专利。

2015年后,国内创新药开发真正策马扬鞭,中国式创新的知识红利亟待释放、新技术平台和临床数据不断取得突破、人口老龄化的新需求以及相对低廉的技能成本,让国产新药既需全球视野,也要比较优势。如奥雷巴替尼因突出的临床效果,已连续七年入选美国血液病年会口头报告。目前,亚盛医药已拥有超过520个授权专利,其中海外授权专利超过367个。高价值专利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