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牌坊

2022-12-18 10:35:49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消失的古牌坊

肖华太

退休赋闲后,总想回老家涉县偏店村街上走走,触摸下这个古老村子留给我的记忆。一次,我漫步在街上,眼前一户房屋的石头让我感觉似曾相识,揣摩许久,才想起那是以前一座石牌坊上的料石。虽然牌坊不复存在,石头也散落遍及村落,可一丝惆怅后,觉得这些石头是幸运的,因为牌坊消逝了,至少物料还与村子厮守着,心里也就有点释怀。

回忆我的童年,我家胡同门口就是村里的南北大街,石牌坊就坐西朝东地屹立在胡同对过。石牌坊建于清乾隆八年,跨度15米长,宽为9米,顶高7米,四柱三门,巍然耸立。牌坊主体全部由抛光的大理石建造,光亮可鉴,尤其柱子是整块巨石竖立,柱脚部分的外侧雕刻着四只狮子,内侧雕刻着两队猴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牌坊顶端镂空雕刻着飞檐走兽、花鸟鱼虫图案,匠心独具,美轮美奂,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据赵同柱先生编撰的《赵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年间,河南大批灾民涌入沙阳县(涉县旧称)偏店村,颠覆流离,饥饿难耐。偏店村村民赵麟兆之妻赵李氏就动了恻隐之心,将家里的万钟粮食捐献给难民。这事让县衙知晓后,就禀报朝廷。当时的乾隆皇帝得知赵李氏为民解难,便奋笔疾书传下:男为英杰,女为尹姞,并斥资三千两白银,为赵李氏建造一座石牌坊,以扬颂她的功德,昭示后人。

石牌坊建成后,成为了偏店村的地标性建筑,它肃穆庄严、栉风沐雨地耸立在历史长河中,每当外乡人过往,总要揽胜一番,叹为观止。小时候,牌坊也成了我开心的乐园,攀爬溜光的石柱,在荫凉下读书识字,好不留恋。有时累了,就倚在柱旁看街上货郎担拨弄手中的拨浪鼓,看缝簸箕的人吆喝生意,看马戏团扯着鞭子耍猴。在这样人气活跃的街心,我也常常目睹大人们交易生计,听到他们聊起外面的讯息。所有这些,俨然成了我接触外面世界的一面窗口,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扫荡偏店村,看到牌坊蔚为壮观,堪称奇迹,就试图把牌坊拆卸后运到日本,于是,就用两辆汽车拴着钢丝绳想拉倒牌坊,可是费了很大劲,终究没有得逞,因为牌坊下面横铺着两三层根基,使牌坊坚如磐石。

不料到了文革时期,牌坊却被砸毁。村里一些有识之士想留下这座文物,却无能为力,只有眼瞅着牌坊被毁于一旦,让人心痛不已。从此,在村里耸立了二百多年的石牌坊被夷为了平地,石头乱陈、满目疮夷,没多日,这里的石头就被乡人拉走了。

现在,能看到牌坊的石头有的被建在了戏楼里,有的被砌在村民的墙上。还有的,被深埋在房屋的地基下,久久长眠。甚至当时最引人入胜的牌坊柱子几经辗转后,被砌在了一座庙宇里,上面的楹联依然历久弥新。

望着这些非同寻常的料石,觉得它们在浸润了一个时代的尊贵之气和烟火之气后,还能够继续存在,既历经悠悠过往,又亲历火热时代,我失落的心情又欣慰了许多。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