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持续赋能服务创新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农商银行天府数据中心投产
科技金融持续赋能服务创新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数字化主导的金融领域,数据是银行创新与竞争的关键要素。
科技金融的发展,正在重塑金融服务的模式和格局,银行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已成为支持银行运作的重要基石。12月18日,成都农商银行天府数据中心正式投产。以智慧、安全、绿色、高效为特色的数据中心,对其科技发展、数字化转型具备了相当的驱动作用。
随着天府数据中心的投产,成都农商银行以天府数据中心、西云数据中心和广州番禺数据中心为支撑的“两地三中心”灾备新格局形成,实现了同城数据中心双活、异地数据级备份,底层技术全面自主可控。
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数据中心的投产,将为成都农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基础核心保障。该行也将持续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达性、便捷性和普惠性,以数字化推动普惠金融提质扩面,提升乡村振兴质效,更好地赋能地方产业升级。
核心支撑创新发展再添助力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其他“新基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支撑。
数据中心存储了银行的核心数据资产,承载了银行核心业务、中间业务和第三方业务等重要系统,运行并管理着银行日常大量交易流量。作为数字业务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银行业务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2020年成都农商银行回归国有后,便适时启动了天府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基于数据中心的重要功能和地位,成都农商银行对数据中心的规格、建设标准以及后期运营的标准都有极高的要求,并加入了诸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注重节能。天府数据中心按照国家A级机房高标准建设,规划机柜数量572柜,设计PUE值(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的金融类数据中心,满足成都农商银行未来8-10年业务发展需求,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示范效应。
天府数据中心针对不同区域的热负荷情况及特性进行设计规划,实现分区精准控温控湿。高密度计算区采用热通道封闭设计,通过磁悬浮水冷冷水机组和板换的双冷源冗余架构,实现高效节能。
聚焦安全。数据中心间和数据中心内,实现了高速可靠的互通,具备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的网络服务及容灾能力。云化虚拟资源池通过弹性资源配置,实现了物理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了系统的容灾能力。“两地三中心”的战略布局保障了业务不受突发事件或故障的影响。
提升效率。提升运维可视化的水平,减少运维压力和复杂度。通过机房资源统一管理、可视化展示等方式,实现机房和设备的直观、集中管控,人工巡检压力大幅降低。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数据中心在绿色节能、自动化运维、人文关怀等多个角度都做了很多考虑,形成了现在的高标准、科学化、可持续性。通过采用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银行可以提升运营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并促进金融创新。
服务拓展数字赋能金融发展
正如银行数据中心的高效运作依赖于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银行服务的个性化、实时化、智能化发展,也要求科技创新要与时俱进。
2024年以来,成都农商银行深化对公数字化转型,围绕高频信贷业务场景先后上线了一系列PC端及移动端小工具,大幅节省了客户经理在报表录入、贷后检查、面签核实等环节的人工耗时。
2024年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农商银行信贷系统报表小助手正式上线。该功能提升了客户经理信贷系统报表录入效率,从流程上缩短了授信客户资料审批时间。统计显示,使用小助手导入报表较手工录入报表效率提升了70%。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农商银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普惠信贷服务”项目还在2023年通过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验收。截至2024年9月末,客户线上进件39万余笔,放款笔数占比71.28%,放款金额超1216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公示的《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项目》中,成都农商银行“金融级轻量云平台在中小银行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也位列其中,荣获三等奖。
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市正在塑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成都农商银行顺势而为,推出“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科技初创贷”等金融产品。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服务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突破4400户、2900户、1400户。
在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储备项目中,成都农商银行已为855个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其中为139个微技改项目、232个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投放信贷资金69.74亿元。
金融业数字化正逢其时,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公司70多年来金融服务的积累和沉淀,该行将加快转型,从数字金融角度继续做好市场建设,服务好农业经营主体、中小企业等群体,推动普惠金融走深走实,切实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龙尚轩/文刘晓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