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农如何常做常新?产品、人员、体系皆可文章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8日电(翟卓于泽洋)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是金融机构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面临的新要求。
近年来,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对信贷产品的不断创新,体系、人员的持续焕新,让金融支农业务常做常新,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农业小省”浙江奋力谱写服务“三农”的大文章。
——贴近市场响应需求放权激励产品上新
“浙江并非农业大省,但截至11月末,我行的农户贷款总量已经达到1349亿元,连续8年居农行系统内部第一,还是首家突破千亿元的一级分行。”农行浙江省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副总经理李小国说。
李小国表示,持续领先的背后,既有赖于浙江省较好的县域经济以及信用环境基础,也离不开该行贴近“三农”响应需求、创新产品的务实举措,同时更是其多年来持续深耕县域踏实积累的结果。
据介绍,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该行就拥有8个“三农”产品创新基地。且为了更好贴近市场,农行浙江省分行还将农总行赋予的创新权限进一步下放至二级分行,多年来已有多项产品试点成功并推广至全国。
如作为农业银行服务农户的主要抓手,截至三季度末,“惠农e贷”余额达1.47万亿元,增速35.5%。而“惠农e贷”就是农行浙江省分行于2016年开发上线的线上农户贷款产品,后被上升为服务“三农”“一号工程”在全国推广。
而除陆地资源外,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也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打下了深厚基础。如何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岛县域走稳共同富裕之路也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答题。
12月3日,随着200万元首笔“海洋渔业活体抵押贷——贻贝贷”资金正式划入账户,困扰昇盛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的资金难题终得解决。“一到年底,我们的资金需求很大,但贸易资金无法迅速结算,‘贻贝贷’利率低、放款快,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昇盛水产是“渔业活体抵押贷”的首批客户,而其所在的嵊泗县也是国内主要的贻贝养殖基地,素有“贻贝之乡”的美誉。但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在传统信贷模式下,活蹦乱跳的鱼虾贝蟹难以成为渔民解决资金问题的“敲门砖”。
而“渔业活体抵押贷”就是农行浙江省分行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新抓手,通过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政策突破,赋予活体资产金融属性,助养殖户们盘活“水下财富”,为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经过多年实践,我行积极上新产品破解‘三农’融资堵点,先行先试效果良好、创新权限越来越大,已经形成良性循环。”据李小国介绍,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超7500亿元、较年初增加628亿元,总量居系统和可比同业首位。
——顺势而为坚守定位服务体系持续焕新
在德清县,共同富裕安居工程项目是县政府创新探索的“国企牵头、多村参股、市场运作”抱团消薄新模式,以补齐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生活配套功能缺失。
农行德清县支行主动对接当地改革金融需求,通过金融支持“消薄资金入股分红+集体土地入市交易增值+经营创效可持续”的共富新模式,为项目提供4.25亿元融资,目前已投放3.75亿元,助力63个村集体消薄致富。
创新模式助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行浙江省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该行农户金融部主要负责人孙烈勇看来,想做好农村金融并不容易,除了好的产品,还要有人有点位,有完善的服务体系。
据介绍,为了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解决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不足问题,该行创设了“网点+惠农金融服务站+农村营销拓展团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已设立乡镇型网点361个、惠农服务站85个、农村营销团队336支、惠农通服务点约1万余个,全力打造“农民家门口的银行”。
同时该行持续强化资源保障,不仅新设网点向城郊地区、空白乡镇倾斜,新招聘员工的50%以上也服务于县域农村,每年还会单独安排战略费用、固定资产、经济资本等资源来充分保障服务乡村振兴。
“大力度的投入既为我们打造了服务‘三农’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大行担当的重要反映。”不过孙烈勇也提到,涉农企业或农户普遍小而分散,因此人力资源等成本较高问题仍是难以绕开的现实挑战,持续探索新模式来提升服务能力将是长久的课题。
在强化自身的同时,该行还积极探索从需求侧着手来破解贷款难问题,如聚焦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以村两委为纽带创设了农村金融“六自治”模式。从在金华市桥一村试点开始,目前浙江省内“农村金融自治村”已逐渐扩大到4000多个,发放贷款440多亿元。
“往后看,随着浙江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以及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民在就业、创业等方面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我行将持续顺应‘三农’发展趋势,坚守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定位,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更好路径。”孙烈勇表示。
编辑:幸骊莎